阴囊湿疹是阴囊部位常见皮肤炎症反应,病因有内部(过敏体质、精神因素、慢性疾病)和外部(局部刺激、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因素,临床表现分急、亚急、慢性期,诊断靠临床表现等,需与股癣等鉴别,治疗分阶段选法,预防要保持清洁干燥等。
病因方面
内部因素:
过敏体质:本身属于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发生阴囊湿疹,这类人群往往有家族过敏史,比如家族中有人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其发生阴囊湿疹的风险相对较高。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进而干扰皮肤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增加阴囊湿疹的发病几率。例如,一些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人群,精神压力大,阴囊湿疹的患病率可能会上升。
慢性疾病:患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等慢性疾病的人,身体的免疫和代谢状态受到影响,也可能诱发阴囊湿疹。像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抵抗力下降,皮肤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侵袭以及发生免疫调节紊乱从而易患阴囊湿疹。
外部因素:
局部刺激:穿着紧身不透风的内裤、长期久坐使阴囊局部不透气;过度搔抓、用热水烫洗阴囊部位等,这些局部刺激都可能引发阴囊湿疹。比如一些职业需要长期久坐,如司机等,阴囊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且受摩擦的环境中,则较易发生阴囊湿疹。
感染因素;局部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时,可能诱发阴囊湿疹。例如,当阴囊部位感染真菌后,真菌的代谢产物等可刺激皮肤,引起炎症反应,出现阴囊湿疹样的表现。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潮湿闷热,或者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也容易诱发阴囊湿疹。比如在南方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阴囊部位容易潮湿多汗,增加阴囊湿疹的发生风险。
临床表现
急性期:阴囊皮肤会出现密集的小丘疹、疱疹,基底潮红,由于瘙痒剧烈,患者常搔抓导致疱疹破损,进而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表现。如果继发感染,还可能出现脓疱等情况,并伴有明显的疼痛。
亚急性期:急性炎症减轻后,阴囊皮肤红肿逐渐消退,渗出减少,糜烂面开始结痂、脱屑,但仍有剧烈瘙痒。
慢性期:由急性、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来,阴囊皮肤增厚粗糙,呈苔藓样变,颜色暗红或者色素沉着,病程较长者皮肤纹理加深,有明显的瘙痒感,且容易反复发作。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医生主要根据患者阴囊部位的典型临床表现,如瘙痒、皮疹的形态等进行初步诊断。同时,可能会询问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等情况来综合判断。必要时,还可能进行皮肤过敏原检测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过敏因素等情况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需要与股癣相鉴别,股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般边界清楚,有环状的红斑、鳞屑,真菌镜检或培养可找到真菌;还要与扁平苔藓等疾病相鉴别,扁平苔藓的皮疹多为多角形扁平丘疹,有特殊的Wickham纹等表现,通过皮疹的特征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可进行鉴别。
治疗与预防
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减轻瘙痒、控制炎症等。一般会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急性期渗出明显时可先用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外用药物,若瘙痒剧烈可配合口服抗组胺药物等。
预防:保持阴囊部位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内裤;避免过度搔抓、烫洗阴囊;注意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积极治疗相关的慢性疾病;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等。例如,日常应每天用温水清洗阴囊部位,清洗后及时擦干保持干燥;在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持孩子阴囊部位的清洁卫生,选择合适的儿童内裤,避免孩子搔抓阴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