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牙髓炎需采取应急缓解方法并及时就医治疗,不同人群有特殊注意事项。应急缓解可采用含漱法(用温盐水含漱)和冷敷法(用冰袋冷敷面部外侧);就医治疗包括开髓引流(降低髓腔压力缓解疼痛)和根管治疗(清除炎症坏死物质、消毒填充根管);儿童患者要安抚情绪配合治疗,孕妇患者要选合适时机并注意药物禁忌,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和治疗耐受性。
一、应急缓解方法
(一)含漱法
1.原理:通过含漱具有一定杀菌、缓解疼痛作用的液体,减轻牙髓炎症带来的疼痛。例如使用温盐水含漱,盐水有一定清洁和抑菌作用。
2.操作:取适量温盐水,含在口中,让盐水在口腔内与患牙周围充分接触,每次含漱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保持几秒到几十秒不等,可反复进行。
(二)冷敷法
1.原理:利用低温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从而缓解疼痛。
2.操作:可以使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袋,放置在患牙对应的面部外侧进行冷敷,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5-20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后可再次冷敷。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二、及时就医治疗
(一)开髓引流
1.原理:急性牙髓炎时,牙髓腔内压力增高是导致剧烈疼痛的主要原因,开髓引流可以迅速降低髓腔压力,缓解疼痛。
2.适用情况:当患者出现急性牙髓炎的剧烈疼痛,经应急处理后需尽快到口腔科进行开髓引流操作,尤其是对于成人患者,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操作。对于儿童患者,同样需要尽快就医,在专业医生操作下开髓引流,要注意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恐惧心理。
(二)根管治疗
1.原理: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的消毒,然后填充根管,以去除感染源,防止炎症复发。
2.过程:一般会经过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填充等步骤。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其配合程度等进行调整。例如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在相对更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分步操作,成人患者则可以一次或多次完成根管治疗过程。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1.疼痛感受与应对:儿童急性牙髓炎时可能哭闹较明显,家长要尽量安抚儿童情绪,及时带儿童到口腔科就诊。在就医过程中,要配合医生,让儿童尽量放松,因为儿童对疼痛的耐受力相对较弱,且配合度可能不如成人,所以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安抚。
2.治疗配合:儿童在接受开髓引流和根管治疗等操作时,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不配合,医生和家长要采用温和的方式引导儿童配合,例如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儿童注意力。
(二)孕妇患者
1.治疗时机选择:孕妇急性牙髓炎时,要权衡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一般在怀孕的4-6个月期间,如果病情允许,可以进行适当的牙髓治疗,如开髓引流等,但要避免在怀孕初期和晚期进行复杂的根管治疗等操作,因为初期可能导致流产,晚期可能引起早产等。
2.药物使用禁忌:孕妇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药物使用禁忌,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所以在选择治疗方案和药物时要格外谨慎,一切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为首要原则。
(三)老年患者
1.基础疾病影响:老年患者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急性牙髓炎时,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高血压患者要注意治疗过程中的血压变化,确保在血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牙髓治疗;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治疗后的感染控制,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保持口腔卫生等。
2.治疗耐受性: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可能相对降低,而且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其身体状况,操作要尽量轻柔,减少患者的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