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与头皮癣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特殊人群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银屑病由遗传与环境共同诱发,头皮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上银屑病有特定红斑鳞屑表现及季节性,头皮癣不同类型表现不同;实验室检查银屑病靠临床表现和病理,头皮癣靠真菌镜检和培养;治疗银屑病分轻中重度,头皮癣主要抗真菌;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在两者治疗上各有需注意之处。
头皮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与患者直接接触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常见的致病真菌有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等。例如,与头癣患者共用梳子、帽子、毛巾等个人物品,就有可能被传染。
临床表现方面
银屑病:头皮银屑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其上覆盖厚层银白色鳞屑,鳞屑易于刮除,刮除鳞屑后可见淡红色发亮的薄膜(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皮疹可单独发生于头皮,也可同时累及躯干、四肢等部位,病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数患者冬重夏轻。
头皮癣:根据致病真菌种类和宿主反应不同,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常见的有白癣,儿童多见,起初为单个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鳞屑斑,随着病情发展,皮损扩大,周边出现卫星状小鳞屑斑,病发无光泽,常在距头皮0.3-0.8cm处折断;黑点癣,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头皮损害为多数散在点状鳞屑斑,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点状;黄癣,好发于儿童,头皮损害初期为丘疹或脓疱,逐渐形成碟形黄癣痂,有特殊鼠尿臭味,病发干枯、无光泽,永久性脱发等。
实验室检查方面
银屑病:一般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皮肤组织病理表现为角化不全,角质形成细胞增生,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等。
头皮癣:可通过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明确诊断。真菌镜检可在病发或鳞屑中找到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能确定致病真菌的种类,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方面
银屑病: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部位等综合选择。轻度头皮银屑病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系统用药,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如英夫利西单抗等)也可用于合适的患者。
头皮癣:主要是抗真菌治疗,可外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洗剂、咪康唑乳膏等,病情严重或外用药物效果不佳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儿童慎用)、伊曲康唑等。同时,要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银屑病儿童患者在治疗时需格外谨慎,外用药物选择要温和,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系统用药更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头皮癣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由于儿童皮肤和免疫系统特点,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且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按照规范的疗程用药,同时要做好儿童的隔离和个人卫生指导,防止疾病传播给其他儿童。
妊娠期女性:银屑病妊娠期女性治疗需权衡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外用药物相对安全,系统用药要避免使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头皮癣妊娠期女性同样需要抗真菌治疗,但要选择对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的抗真菌药物,并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老年人:银屑病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治疗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外用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要注意药物的刺激性等。头皮癣老年患者治疗原则与其他人群类似,但要关注老年人的皮肤状况和整体健康状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