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炎的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和非感染性因素。病原体感染有细菌(大肠埃希菌、淋病奈瑟菌等)、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非感染性因素包括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尿道器械检查、性生活损伤)、化学性刺激(尿道内灌注药物、使用刺激性清洁剂)、局部免疫力下降(年龄因素、基础疾病影响)。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大肠埃希菌:男性尿道炎中,大肠埃希菌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肠道中的大肠埃希菌可通过尿道外口逆行侵入尿道引发感染,尤其在男性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经常清洗会阴部时,更容易发生。例如,一些男性长期久坐、出汗多且不及时清洁,会阴部局部环境利于大肠埃希菌滋生繁殖,从而增加尿道炎发病风险。
淋病奈瑟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是引起淋病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有不洁性行为史的男性,感染淋病奈瑟菌的几率显著升高。在性活跃期的年轻男性中,若有多个性伴侣或不采取安全的性行为措施,就容易感染淋病奈瑟菌导致尿道炎。
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是常见的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之一。通过性接触传播,男性感染后可出现尿道刺痒、灼痛等尿道炎症状,在性传播活跃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那些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护措施的男性。
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支原体也是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常见致病原,同样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男性感染后可引发尿道炎症反应,影响尿道的正常功能。
2.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可引起生殖器疱疹相关的尿道炎,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男性尿道可出现疱疹、溃疡等病变,进而引发尿道炎症状,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尤其是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有其他基础疾病、长期劳累等情况,更易复发并导致尿道炎反复发生。
二、非感染性因素
1.机械性刺激或损伤
尿道器械检查:男性进行尿道器械检查,如导尿、尿道镜检查等,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使尿道的防御屏障受损,从而容易导致细菌等病原体侵入引发尿道炎。例如,在进行导尿操作时,如果操作不规范,或者尿道本身存在狭窄等情况,就更易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增加感染尿道炎的风险。
性生活损伤:过于剧烈的性生活可能会造成尿道黏膜的损伤,尤其是在男性本身尿道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时,如尿道狭窄等,更容易引发尿道炎。另外,性生活不卫生也会增加感染病原体的几率,进而诱发尿道炎。
2.化学性刺激
尿道内灌注药物:在进行某些尿道内药物灌注治疗时,如果药物浓度不当或灌注操作不当,可能会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炎发生。例如,灌注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时,若浓度过高,就可能损伤尿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
使用刺激性清洁剂:男性不恰当使用一些具有刺激性的会阴部清洁剂,可能会刺激尿道外口及尿道黏膜,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尿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增加尿道炎的发病可能性。比如,一些男性为了清洁会阴部过度使用含有强刺激性成分的清洁剂,破坏了尿道周围的正常微环境。
3.局部免疫力下降
年龄因素:老年男性由于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尿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也会减弱,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发生尿道炎。例如,老年男性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会进一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尿道炎的发病风险增加。
基础疾病影响: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男性,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尿道局部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尿道炎。同时,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尿道感染,病情往往较难控制,且容易反复发作。另外,一些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男性,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发生尿道炎的几率大大增加,且病原体感染往往更为复杂和难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