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呼吸衰竭会引发呼吸频率与节律异常、呼吸困难、发绀及精神神经症状等表现。呼吸频率可增快或偏离正常范围,节律有潮式呼吸、比奥呼吸等异常;呼吸困难有吸气性和呼气性;发绀因气体交换障碍致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包括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及头痛、烦躁不安、抽搐等。
呼吸节律异常:常见的有潮式呼吸(Cheyne-Stokesrespiration),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周而复始。这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所致。还有比奥呼吸(Biot’srespiration),表现为不规则的呼吸节律,呼吸次数明显减少,间以呼吸暂停,这种情况提示病情更为严重,往往是呼吸中枢严重抑制的表现,可见于脑损伤、脑膜炎等疾病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表现
吸气性呼吸困难:当中枢性呼吸衰竭影响到吸气相关的神经调控时,可能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费力,患者吸气时胸廓周围肌肉用力收缩,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可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这是因为上呼吸道部分梗阻,吸气时气体进入肺内困难,而中枢性因素导致吸气肌的驱动异常,使得吸气过程受阻。例如,脑干病变影响了控制吸气肌的神经传导通路,就可能引发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性呼吸困难:中枢性呼吸衰竭也可能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延长,呼气费力。这是由于呼气相关的神经调控异常,呼气肌的舒张功能受到影响,气体排出受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中,可能因为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改变,导致呼气时气道阻力增加,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
发绀表现
发绀机制:中枢性呼吸衰竭时,由于气体交换障碍,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应大于95%,当SaO降低至低于90%时,就可出现发绀。发绀常表现为口唇、甲床等部位颜色青紫。对于新生儿,由于其皮肤薄嫩,发绀表现可能更为明显,且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呼吸中枢病变的影响,一旦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发绀出现较早且可能更严重。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脑部血管病变的老年人,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发绀也是重要的表现之一,因为脑部病变影响呼吸中枢后,气体交换受阻,导致血液氧合不足,出现发绀。
精神神经症状
意识障碍:中枢性呼吸衰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度时可能表现为嗜睡,患者睡眠时间延长,但可被唤醒;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昏睡,唤醒后很快又入睡;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这是因为呼吸中枢受损后,大脑得不到足够的氧供,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意识改变。例如,脑干出血的患者,由于直接影响呼吸中枢,同时也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很快出现意识障碍,同时伴有呼吸衰竭的表现。对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相对脆弱,中枢性呼吸衰竭时更易出现意识障碍,如感染性脑病引起的中枢性呼吸衰竭,儿童可能迅速出现烦躁、嗜睡甚至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
其他神经症状:还可能出现头痛、烦躁不安、抽搐等症状。头痛是因为脑部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引起脑血管扩张所致。烦躁不安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患者感觉不适而表现出的情绪改变。抽搐则是因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可见于严重的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如急性脑梗死影响呼吸中枢并导致脑功能严重紊乱时,可能出现抽搐症状。对于老年人,本身脑血管弹性差,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头痛等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抽搐的风险也相对较高,需要密切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