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是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尿结石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总称,二者形成与尿液成分等因素相关,症状表现因部位而异,诊断分别通过相应检查,治疗原则根据结石情况及患者情况选择不同方法,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治疗需特殊考量。
一、定义与形成部位
肾结石:是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主要是由于尿液中一些成分在肾脏内形成结晶并逐渐聚集增大而形成,其形成与尿液中钙、草酸、尿酸等浓度升高或溶解度降低有关,常见于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生活方式上饮水少、高蛋白高糖饮食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尿结石: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等,不同部位的尿结石形成机制有一定关联,整体与尿液成分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相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同部位结石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有差异,比如膀胱结石在儿童中的发病与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二、症状表现
肾结石:较小的肾结石可能无明显症状,较大的肾结石可引起腰部隐痛、胀痛或剧烈绞痛,疼痛可向同侧下腹部、腹股沟放射,还可能伴有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发作时患者痛苦明显,活动后可能加重血尿情况,对于儿童肾结石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尿结石:输尿管结石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肾绞痛,疼痛沿输尿管走行放射,同时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中断、排尿疼痛、血尿等,在儿童膀胱结石中,排尿时哭闹、牵拉阴茎较为常见;尿道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尿潴留。
三、诊断方法
肾结石:通常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肾脏内的强回声团伴声影,能初步判断结石的位置、大小等;CT检查对于肾结石的诊断更为准确,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部位、大小、形态等,还能了解肾脏的结构情况,对于一些复杂的肾结石情况能提供更详细信息,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中,超声和CT检查的适用性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可能更倾向于超声检查以减少辐射暴露。
尿结石:输尿管结石可通过超声、CT或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明确,超声可发现输尿管走行部位的强回声团,CT能更精准定位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可了解尿路通畅情况及结石对尿路的影响;膀胱结石可通过超声、X线平片、膀胱镜检查等诊断,超声可清晰显示膀胱内的结石回声,X线平片能发现大部分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可通过尿道触诊、X线及尿道镜检查等诊断,尿道触诊可触及尿道内的结石,X线能显示尿道部位的结石影像。
四、治疗原则
肾结石:对于较小的肾结石(直径小于0.6cm),可通过大量饮水、适当运动促进结石自行排出,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生活方式;较大的肾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术等治疗方法,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冲击波将结石击碎后随尿液排出,经皮肾镜取石术是通过经皮肤穿刺肾脏建立通道取出结石,不同治疗方法在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患者中有不同的适应证和风险,比如儿童肾结石患者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对肾脏发育等的影响。
尿结石:输尿管结石较小者可尝试药物排石、大量饮水等方法促进排出,较大的输尿管结石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术等;膀胱结石较小者可经尿道镜取石或激光碎石,较大的膀胱结石需开放手术取石;尿道结石较小者可尝试推挤法等将结石推挤出尿道,较大的尿道结石需手术取石,不同部位尿结石的治疗方法选择需综合考虑结石大小、部位、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在治疗时要格外谨慎,儿童需选择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治疗方式,老年人要考虑基础疾病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