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无痛需重视,虽不一定是膀胱癌但膀胱癌可致此症状,导致尿血无痛的还有泌尿系统结石、肾小球肾炎、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等情况,膀胱癌尿血具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等特点及其他表现,不同人群出现尿血无痛时检查重点不同,且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系统检查以明确病因及进行相应治疗。
一、可能导致尿血无痛的其他情况
泌尿系统结石
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能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尿血,且通常疼痛不明显或仅有隐痛等情况。例如,肾脏结石可能会引起尿液中带血,部分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尿血而无明显疼痛症状。其发病与个体的代谢因素、饮食习惯等有关,如长期摄入高钙、高草酸等食物的人群易患泌尿系统结石。
尿酸结石:尿酸代谢异常导致尿酸结石形成,也可引发尿血无痛的情况,常见于尿酸代谢紊乱的患者,比如有痛风病史且尿酸控制不佳的人群,尿酸盐结晶沉积在泌尿系统可损伤黏膜引起尿血。
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等: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患者可出现尿血,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同时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等表现。该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可诱发病情发作,如感染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肉眼血尿。
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泌尿系统出血,表现为尿血无痛。患者除了尿血外,还可能有皮肤紫癜、瘀斑等表现,常见于儿童及部分成年患者,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
血友病: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男性发病多见,可出现泌尿系统出血导致尿血无痛,患者多有家族遗传病史,自幼就可能出现出血倾向。
二、膀胱癌导致尿血无痛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膀胱癌的尿血特点:膀胱癌引起的尿血通常是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有时可自行停止,但容易复发。这是因为肿瘤组织生长在膀胱黏膜上,肿瘤表面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
膀胱癌的其他表现:除尿血无痛外,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这是由于肿瘤侵犯膀胱黏膜或并发感染等原因引起;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等症状,肿瘤增大阻塞尿道可导致排尿不畅。膀胱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接触芳香胺类化学物质(常见于染料、纺织等行业工作者)、吸烟、慢性膀胱炎等慢性刺激因素。
三、出现尿血无痛时的应对措施及人群差异考虑
不同人群的检查重点
青少年及儿童:若出现尿血无痛,需考虑肾小球肾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情况。儿童出现尿血无痛,应详细询问家族史,排查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等,同时进行尿常规、肾功能、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尿常规可了解尿中红细胞情况,超声可观察泌尿系统结构有无异常。
中老年人群:更需警惕泌尿系统肿瘤,尤其是膀胱癌。中老年出现尿血无痛,除了进行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膀胱镜检查等,膀胱镜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情况,发现肿瘤病灶并取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有长期特殊职业暴露人群:如长期接触化工染料等的人群出现尿血无痛,要高度怀疑膀胱癌等职业相关性肿瘤,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除上述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等,辅助排查肿瘤细胞。
进一步检查的重要性:出现尿血无痛症状后,无论考虑哪种可能病因,都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检查,以明确病因,因为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例如,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根据结石大小、部位等可选择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取石等;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是根据病情采取抗炎、免疫抑制等治疗;而膀胱癌则需要根据肿瘤分期等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