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有一般感染中毒症状,如高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有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表现(头痛、呕吐、前囟饱满或隆起)、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意识障碍;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抽搐、呼吸异常、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且症状因患儿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婴幼儿症状更不典型,需密切观察及时就医。
一、一般感染中毒症状
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以上,婴幼儿体温波动较大,可能呈弛张热或稽留热。这是因为肺炎链球菌感染机体后,作为致热原刺激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例如相关研究表明,在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病例中,发热是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约90%以上的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情况。
精神萎靡:患儿精神状态差,表现为烦躁不安、爱哭闹或萎靡不振、嗜睡等。这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影响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以及毒素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导致患儿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
食欲减退:小儿会出现吃奶量减少或拒食的情况,因为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消化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发热等症状也会影响患儿的食欲。
二、神经系统症状
颅内压增高表现
头痛:较大儿童可能会诉说头痛,但婴幼儿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可表现为哭闹不安、摇头等。这是因为颅内炎症导致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力升高,刺激脑膜及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当颅内压升高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胃内容物不经过胃肠道的逆蠕动而直接喷出。例如在临床观察中,约70%-80%的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会出现喷射性呕吐的症状。
前囟饱满或隆起:婴幼儿前囟未闭,颅内压增高时可使前囟饱满、张力增高,甚至隆起。这是因为前囟是婴幼儿颅内压力的一个缓冲区域,颅内压升高会通过前囟表现出来。
脑膜刺激征
颈强直:颈部肌肉紧张,被动屈伸颈部时有抵抗感。这是由于炎症累及脑膜,刺激颈神经根,导致颈部肌肉反射性痉挛。
克氏征阳性:患儿仰卧,屈曲其膝关节成直角后,伸小腿时受阻,且伴有疼痛。这是脑膜刺激征的一种表现,是因为神经根受刺激引起的。
布氏征阳性:患儿仰卧,前屈其颈部时发生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压迫其双侧面颊部引起双上臂外展和肘部屈曲。也是脑膜刺激征的常见表现,是脑膜受到炎症刺激后的反应。
意识障碍:随着病情进展,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严重时可出现昏迷。这是因为炎症累及大脑实质和神经传导通路,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导致意识水平下降。例如重症患儿可能很快陷入昏迷状态,这与脑组织广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严重障碍有关。
三、其他伴随症状
抽搐:部分患儿可出现抽搐发作,可为局部抽搐或全身抽搐。抽搐的发生与颅内感染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例如在一些病例中,约10%-20%的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儿会出现抽搐症状,抽搐可因高热、颅内压增高或脑实质炎症等多种因素诱发。
呼吸异常: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如呼吸快慢不均、深浅不一等,这是因为颅内病变影响了呼吸中枢的功能。例如当脑水肿严重导致脑疝形成时,可出现呼吸骤停等严重情况。
皮肤表现: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这是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的一种表现,因为肺炎链球菌可通过血液播散,侵犯皮肤血管导致血管损伤出血。在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病例中,约10%-15%的患儿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多见于颜面部、颈部、下肢等部位。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症状因患儿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婴幼儿症状可能更不典型,需密切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一旦怀疑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尽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