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的治疗包括导尿术(是最常用方法,操作有要点及特殊人群考虑)、药物治疗(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有各自特点及使用注意)、手术治疗(适用于导尿失败等情况,有风险及术前术后考虑);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排尿和生命体征)、导尿管护理(保持通畅和预防感染)、心理护理(缓解焦虑)、饮食护理(合理饮食防便秘)、活动与休息(适当活动防并发症)。
一、治疗方法
(一)导尿术
1.适用情况:是急性尿潴留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导尿管将尿液引出,迅速缓解患者排尿困难的症状。对于大多数急性尿潴留患者均可采用导尿术。
2.操作要点: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粗细的导尿管。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3.特殊人群考虑:儿童患者进行导尿时,更需特别小心,动作要轻柔,选择适合儿童尿道管径的导尿管,防止造成尿道损伤及心理创伤。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尿道狭窄等情况,操作前可先进行相关评估,必要时可能需要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导尿。
(二)药物治疗
1.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可松弛前列腺平滑肌,减轻尿道阻力,从而缓解排尿困难。但对于存在严重低血压等情况的患者要谨慎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可缩小前列腺体积,但起效较慢,一般需长期服用。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慎用,老年患者使用时也需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三)手术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导尿失败或反复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前列腺肥大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
2.手术风险及考虑: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尿道狭窄等。老年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肝、肾功能等,评估手术耐受能力。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
二、护理措施
(一)病情观察
1.排尿情况观察:密切观察患者排尿的频率、尿量、尿液颜色等。记录24小时尿量,若出现血尿等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老年患者可能对排尿异常的感知不如年轻人敏感,更需仔细观察。
2.生命体征观察: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前列腺肥大急性尿潴留患者可能因尿液潴留导致感染等情况,从而引起体温升高,要及时发现并处理。
(二)导尿管护理
1.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管扭曲、堵塞,定期挤压尿管,观察尿液引流情况。对于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尿管,一般根据尿管材质等因素,通常1-4周更换一次,减少感染风险。
2.预防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碘伏等消毒剂进行尿道口消毒2-3次。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儿童留置尿管时,更要注意尿道口的清洁护理,避免感染,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安抚。
(三)心理护理
1.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急性尿潴留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可治性,缓解其焦虑情绪。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安慰,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饮食护理
1.合理饮食: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便秘。便秘可能会加重前列腺充血,导致排尿困难加重。老年患者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保证营养均衡。
(五)活动与休息
1.适当活动:鼓励患者适当进行活动,如在床上翻身、四肢活动等,病情允许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床边少量行走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引起出血等并发症。老年患者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