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是因缺乏维生素B引起的营养缺乏病,分为湿性(影响心血管,有相应症状及不同年龄表现)、干性(累及神经,有神经症状及不同年龄表现)、急性暴发性(凶险,有严重心衰表现及基础),病因有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加,诊断靠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预防要合理膳食、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治疗相关疾病。
脚气病的分类及表现
湿性脚气病: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患者可出现心悸、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心脏可能扩大,心音低钝,有湿性啰音等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从年龄角度看,儿童若缺乏维生素B引发湿性脚气病,可能会有生长发育受影响、精神萎靡等情况;对于成年人,长期酗酒、饮食不均衡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干性脚气病:主要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对称性周围神经炎,出现感觉异常、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足下垂、腕下垂等,影响肢体运动功能。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可能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症状表现可能更隐匿,但长期缺乏维生素B会阻碍神经正常发育;成年人若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偏食、节食等,易出现神经相关症状。
急性暴发性脚气病:较少见,但病情凶险,可表现为急剧心力衰竭,起病急骤,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等,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但往往有长期严重维生素B缺乏的基础,比如长期完全依赖精制米面且未补充其他富含维生素B食物的人群更易突发。
脚气病的病因
摄入不足:长期以精制米面为主食,而精制米面在加工过程中维生素B大量流失,若膳食中其他食物来源的维生素B补充不足,就容易导致缺乏。比如一些长期偏食、节食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若饮食结构不合理,易出现摄入不足。
吸收障碍:某些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腹泻、胃肠道手术后等,会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例如患有克罗恩病的患者,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利用;做过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改变,也可能导致维生素B吸收障碍。
需要量增加:在生长发育迅速的儿童期、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以及长期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旺盛的情况下,人体对维生素B的需要量增加,若不及时补充,就易引发脚气病。比如孕妇在孕期需要为胎儿提供营养,自身对维生素B的需要量增多,若摄入不足则易患病;发热患者身体代谢加快,维生素B消耗增多,若未相应增加摄入,也易缺乏。
脚气病的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饮食情况,包括主食种类、进食习惯等;了解是否有胃肠道疾病史、手术史等可能影响维生素B吸收的情况;询问有无相关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等。例如询问儿童是否长期只吃精细食物,有无腹泻病史等;询问成年人是否有长期酗酒、偏食等情况。
临床表现观察:根据患者出现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如水肿、心悸等)或神经系统症状(如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进行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测定血液中维生素B的含量,若低于正常水平有助于诊断;同时可进行丙酮酸氧化试验等,评估碳水化合物代谢情况,因为维生素B缺乏会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导致血中丙酮酸等含量升高。
脚气病的预防
合理膳食:保证饮食多样化,增加富含维生素B食物的摄入,如全麦面粉、糙米、豆类、瘦肉、酵母等。对于儿童,要注意合理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更要注意摄入足够的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纠正不良生活方式: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因为酒精会干扰维生素B的吸收和代谢;改变偏食、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治疗相关疾病:积极治疗影响维生素B吸收的胃肠道疾病等,防止因疾病导致维生素B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