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胸部CT)及其他检查(胸腔积液相关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各检查有不同表现及注意事项,如血常规白细胞等变化、血培养确诊、痰培养需合格标本,胸部X线早期及进展表现、CT更清晰,胸腔积液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相关要点等。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数患者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可伴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等。例如,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中约70%-80%白细胞计数超过10×10/L,中性粒细胞占比常>80%。这是因为机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免疫系统被激活,通过增加白细胞数量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来参与抗感染过程。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血常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相似,仍需关注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情况。
2.血培养
是确诊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重要依据。如果血培养阳性,可明确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约30%-5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血培养可获阳性结果。采血时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且尽量多次采血以提高阳性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采血的量和时机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把握,儿童患者采血时需注意轻柔操作,避免因哭闹等导致采血困难或影响结果。
3.痰培养
采集合格的痰标本进行培养,若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可支持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痰标本容易受到口咽部正常菌群的污染,所以需要进行合格的痰标本采集,如清晨深咳后的痰液。对于婴幼儿患者,采集痰标本相对困难,可能需要借助特殊的采样方法,如通过气管吸引等方式获取标本,但这会增加患儿的不适风险,需要谨慎操作。
二、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早期可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等非特异性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部浸润阴影,病变可呈斑片状、结节状或大片状实变影。在儿童患者中,胸部X线表现可能更为多变,可能迅速出现肺脓肿、肺气囊、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的影像改变。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儿在发病后1-2天内可能就会出现肺气囊影,这是其较具特征性的X线表现之一。
不同年龄患者胸部X线的表现略有不同,儿童胸廓、肺部组织等发育特点会影响X线的影像表现,需要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
2.胸部CT检查
对于胸部X线表现不典型或需要更清晰了解肺部病变细节的患者,可进行胸部CT检查。胸部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灶的范围、形态,对于发现早期病变、肺脓肿、胸腔积液以及纵隔内情况等更具优势。例如,能更清楚地显示肺部小的脓肿灶、胸腔内少量的积液等。在儿童患者中,胸部CT检查需要根据患儿的体重、病情等合理选择扫描参数,以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同时尽量减少辐射剂量。
三、其他检查
1.胸腔积液相关检查
如果患者合并胸腔积液,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检查。包括外观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合并的胸腔积液多为脓性;生化检查,如积液的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葡萄糖含量降低等;细菌培养,若胸腔积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可明确感染来源。对于儿童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穿刺抽液时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注意穿刺的部位和深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出现不适要及时停止操作。
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对于怀疑有气道内异物阻塞或需要获取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的患者,可考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气道内情况,获取分泌物进行培养等检查。在儿童患者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需要选择合适的镜体大小,操作要轻柔、熟练,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对患儿气道的刺激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