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及相应体征,儿童与成人表现有差异,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有特点,病原学检查可明确病毒类型,影像学检查能辅助判断病情。
多数病毒性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体温37.3~38℃)、中度发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不同病毒引起的肺炎发热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例如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相对更容易出现高热情况。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发热时可能波动更为明显,且需特别关注高热惊厥等情况的发生风险。
咳嗽
咳嗽是常见症状,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咳痰,咳痰的性质因病情而异。初始可能为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少量白色黏液痰等。在成人和儿童中均较为常见,儿童患者咳嗽时可能因不会有效咳痰而表现为咳痰不明显,但能听到喉间痰响等情况。
呼吸困难
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浅速,严重者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儿童患者由于胸廓、呼吸系统发育特点,呼吸困难时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更易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且呼吸困难进展可能相对较快,需密切监测呼吸情况。
其他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伴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在流感病毒导致的病毒性肺炎中,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为突出,儿童患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且可能因肌肉酸痛而影响活动和进食等。
体征表现
肺部体征
早期肺部体征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闻及湿啰音,湿啰音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肺泡内有渗出物,气体通过渗出物时形成的声音。对于儿童患者,听诊时要特别注意双侧肺部听诊,因为儿童肺部感染有时可能双侧表现不完全一致,需仔细对比。严重的病毒性肺炎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音减低等情况,当发生呼吸衰竭时,可能出现一些特殊的体征变化。
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病毒性肺炎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病情变化相对更快。除上述一般表现外,可能更易出现拒食、吐泻等消化道症状,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可能累及胃肠道,而且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进展可能在短时间内从相对较轻迅速发展为较重情况,如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对于儿童病毒性肺炎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成人病毒性肺炎
成人病毒性肺炎相对儿童来说,病情进展速度可能相对较缓,但也存在个体差异。一般成人在感染病毒性肺炎后,上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能持续一定时间,若患者本身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病情可能更为复杂,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肺炎的恢复进程,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
实验室及影像学表现辅助判断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病毒性肺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可减少或正常,这与细菌性肺炎有所不同,细菌性肺炎往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例如在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中,血常规多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病原学检查:可通过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标本(如鼻咽拭子、痰液等)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等,以明确具体的病毒类型,例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等,这对于针对性治疗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纹理增多、紊乱,散在的斑片状阴影等,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大片状阴影等。胸部CT对于肺部病变的显示更为清晰,能更早发现肺部细微的病变改变,对于判断病毒性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等有重要价值,例如在一些重症病毒性肺炎中,胸部CT可显示双肺弥漫性病变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