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积水通常不可以不治疗,肾积水可能影响肾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导致腰部疼痛等不适,轻度肾积水需密切观察,中度及重度肾积水多需积极干预,如手术等,要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保障小儿肾脏功能和健康。
一、肾积水可能带来的危害
1.对肾功能的影响
肾积水若不及时处理,尿液在肾脏内积聚,会压迫肾实质,影响肾脏的正常滤过和排泄功能。长期肾积水可能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对于儿童来说,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肾脏功能的正常建立。例如,有研究发现,严重的肾积水患儿,其肾小球滤过率会明显低于正常儿童,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影响孩子的整体健康状况。
不同年龄小儿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新生儿和婴儿时期的肾脏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肾积水对肾功能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且进展更快。因为此时肾脏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少量的肾积水就可能对正在发育的肾单位造成不良影响。
2.感染风险
肾积水时,尿液排出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小儿本身抵抗力相对较低,一旦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引发肾盂肾炎等更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感染进一步加重会对肾脏造成更大的损害,形成恶性循环。比如,有临床病例报道,肾积水患儿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后,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经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但肾脏功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同性别小儿在肾积水感染风险上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由于男孩和女孩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的一些特点,女孩相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但这不是由肾积水本身直接导致性别差异,而是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的固有特点。不过肾积水都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3.腰部疼痛等不适
肾积水可能会引起小儿腰部疼痛,影响孩子的活动和生活质量。小儿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愿意活动等情况。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儿童,可能会主诉腰部胀痛等不适。这种疼痛会干扰孩子的日常行为和心理状态,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疼痛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等,对生长发育产生间接影响。
二、不同情况的处理建议
1.轻度肾积水
对于一些轻度的肾积水,需要密切观察。要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监测肾积水的变化情况。例如,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肾脏超声检查,观察肾积水的程度是否有进展。如果在观察过程中,肾积水没有明显加重,且孩子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肾功能等指标也无异常变化,可以继续观察。但即使是轻度肾积水,也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一般情况,如尿液情况、腰部外观等。
对于婴幼儿的轻度肾积水,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喂养和护理,保证孩子营养充足,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为婴幼儿自身抵抗力较低,良好的护理有助于降低感染等问题的发生概率。
2.中度及重度肾积水
中度及重度肾积水通常需要积极干预。一般会考虑进行手术治疗等。手术的目的是解除梗阻,恢复尿液的正常排出。例如,对于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导致的肾积水,可能会采取肾盂成形术等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需要综合评估孩子的病情、身体状况等。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手术需要谨慎评估,但如果肾积水程度较重,延误手术可能会对肾功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在等待手术或者治疗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的小儿要加强护理。对于新生儿和婴儿,要特别注意其皮肤护理,保持臀部清洁,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同时,要注意孩子的营养供给,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于较大的儿童,要关注其心理状态,避免因为疾病带来的身体不适和治疗过程产生心理负担,家长和医护人员要给予心理支持。
总之,小儿肾积水一般不可以不治疗,需要根据肾积水的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障小儿的肾脏功能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