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时红细胞、白细胞、鳞状上皮细胞高有多种情况及原因,红细胞高与泌尿系统本身疾病如结石、感染、肿瘤等有关;白细胞高与感染因素中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相关;鳞状上皮细胞高与标本污染、泌尿系统黏膜鳞状上皮化生有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完善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不同人群治疗及随访需注意不同事项。
一、红细胞高的情况及可能原因
(一)泌尿系统本身疾病相关
1.结石
当泌尿系统存在结石时,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会损伤尿路黏膜,导致红细胞渗出增加。例如,肾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可能划伤肾盂、输尿管等部位的黏膜,引起局部出血,从而使尿液中红细胞升高。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和成年人的结石成因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与先天性尿路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成年人则可能与代谢异常、饮食习惯等有关。
2.感染
泌尿道感染本身也可能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出现红细胞漏出。细菌等病原体侵袭泌尿道黏膜,使其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可以通过受损的黏膜进入尿液中。对于女性来说,由于尿道短宽直,更容易发生泌尿道感染,进而影响红细胞水平;而男性如果存在前列腺增生等情况,也可能增加泌尿道感染的风险,导致红细胞升高。
3.肿瘤
泌尿系统的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且肿瘤表面的组织容易坏死、破溃,从而导致红细胞进入尿液。不同年龄段发生肿瘤的概率不同,老年人患泌尿系统肿瘤的风险相对较高,而儿童泌尿系统肿瘤相对少见,但也有发生的可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进行排查。
二、白细胞高的情况及可能原因
(一)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
泌尿道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感染,如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感染。细菌在泌尿道内繁殖,会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大量白细胞聚集到感染部位进行吞噬作用,从而使尿液中白细胞升高。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感染风险不同,长期憋尿、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群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对于女性,性生活等因素也可能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进而引起白细胞升高。
2.其他病原体感染
除了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导致泌尿道感染,引起白细胞升高。例如,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也会出现尿道分泌物增多、白细胞升高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如果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等可能感染支原体等病原体,成年人则可能通过性接触等途径感染。
三、鳞状上皮细胞高的情况及可能原因
(一)标本污染
1.采集标本时的污染
在采集尿液标本时,如果女性没有做好外阴的清洁,可能会有来自阴道的鳞状上皮细胞混入尿液中,导致尿液中鳞状上皮细胞升高。不同性别在标本采集时的注意事项不同,女性在采集尿液标本前需要充分清洁外阴,避免阴道分泌物等污染标本;男性也需要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洁。对于儿童,采集标本时需要更加小心,避免标本污染。
2.泌尿系统黏膜鳞状上皮化生
某些情况下,泌尿道黏膜可能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导致鳞状上皮细胞脱落增加。例如,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引起这种化生改变,使得尿液中鳞状上皮细胞升高。不同年龄人群中,长期患有泌尿道慢性炎症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可能更易发生慢性炎症,从而导致鳞状上皮细胞高。
当发现泌尿道感染时红细胞、白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史、症状等进一步完善检查,如尿培养、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例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需要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是结石引起的,需要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同时,不同人群在治疗和后续随访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同,如儿童要关注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人要注意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