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是发生于喉部的恶性肿瘤,多见于50-70岁男性,病因与吸烟、饮酒、病毒感染、空气污染、职业因素等有关,病理分型有鳞状细胞癌、腺癌等,临床表现有声音嘶哑等,诊断靠喉镜等检查,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
发病情况
年龄与性别:喉癌多见于50-70岁的男性,这与男性的一些生活方式因素有关,如吸烟、饮酒等,男性吸烟率通常高于女性,且烟草中的有害物质等因素增加了喉癌的发病风险。
病因
吸烟:吸烟是喉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燃烧产生的焦油、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可损伤喉部黏膜,长期吸烟的人患喉癌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得多。有研究表明,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喉癌发病率明显升高。
饮酒:过量饮酒也与喉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酒精可刺激喉部黏膜,使其发生病变,长期饮酒者患喉癌的风险增加。
病毒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可能与喉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某些亚型的HPV感染可引起喉部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进而导致癌变。
空气污染: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化学物质等可对喉部黏膜造成损害,增加喉癌发病几率。
职业因素:长期接触石棉、芥子气、镍等职业性致癌物质的人群,喉癌发病风险较高,如某些工业生产环境中的工人。
病理分型
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约占喉癌的90%以上,根据分化程度又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低分化者恶性程度高。
腺癌:较少见,来源于喉部腺体的上皮细胞,可分为黏液腺癌、乳头状腺癌等亚型。
基底细胞癌:罕见,多发生于老年人,肿瘤细胞起源于基底细胞。
肉瘤:如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更少见,恶性程度较高,发展迅速。
临床表现
声音嘶哑:是喉癌常见的早期症状,尤其是声门型喉癌,由于肿瘤生长在声带部位,影响声带振动,导致声音嘶哑,且症状会逐渐加重。
呼吸困难:当肿瘤较大时,可阻塞喉部气道,引起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这在声门下型喉癌和晚期喉癌中较为常见。
咳嗽、咯血:肿瘤刺激喉部黏膜可引起咳嗽,若肿瘤表面溃烂,可出现痰中带血或咯血。
颈部肿块:部分患者可在颈部摸到肿块,多为颈部淋巴结转移所致,多见于中晚期喉癌患者。
吞咽困难:晚期喉癌可侵犯周围组织,如侵犯食管入口时,可出现吞咽困难。
诊断方法
喉镜检查:包括间接喉镜、直接喉镜、纤维喉镜等,可直接观察喉部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喉癌的重要手段。
影像学检查
颈部CT:可以清晰显示喉部肿瘤的大小、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喉部周围的肌肉、骨骼等结构,还可了解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比CT高,在判断肿瘤侵犯范围、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对喉部深层结构的显示更为清晰。
病理活检:是确诊喉癌的金标准,通过喉镜或手术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等。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分期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喉部分切除术(包括垂直半喉切除术、水平半喉切除术等)、全喉切除术等。喉部分切除术可以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部分喉功能,如发音、呼吸等功能;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失去发声功能,但可以通过食管发音、电子喉等方法恢复一定的交流能力。
放射治疗:包括根治性放疗和辅助性放疗。根治性放疗适用于早期喉癌、身体状况不适宜手术的患者等;辅助性放疗可在手术前后使用,术前放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化疗:多用于晚期喉癌的综合治疗,可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姑息治疗,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化疗药物可通过静脉注射、口服等方式给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