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相关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可初步观察肺部病变,胸部CT更清晰显示细节)、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看相关指标,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分离培养)、其他检查(血气分析评估氧合和酸碱平衡),不同检查有不同意义和操作方式,且需结合不同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
一、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意义:胸部X线可初步观察肺部病变情况,流感病毒肺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肺纹理增多,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等表现。不同年龄段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的胸廓、肺部组织等发育尚未成熟,X线表现可能相对成人更不典型,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操作:患者站立或仰卧位进行胸部X线拍摄,将胸部置于X线机下,获取胸部的平面影像。
2.胸部CT检查
意义:胸部CT对于流感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更高,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如是否存在磨玻璃影、实变影、小结节影等,还能发现胸部X线不易察觉的病变。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本身肺功能可能较差,胸部CT能更精准评估肺部病变范围和程度,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更详细依据。儿童进行胸部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辐射影响。
操作:患者平卧于CT检查床上,按照CT机的操作流程进行扫描,可获取胸部的断层影像。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意义: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等指标有一定参考价值。流感病毒肺炎患者血常规可能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参考值不同,儿童的白细胞计数在不同年龄段有相应范围,例如婴儿白细胞计数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所以分析血常规结果时要结合年龄因素。
操作:采集患者静脉血,通过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各项指标。
2.病原学检查
病毒核酸检测
意义: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是确诊流感病毒肺炎的重要依据。该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能快速明确是否为流感病毒感染及具体亚型等。对于有流感样症状且病情较重的患者,如老年人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时,早期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有助于及时明确病因,指导治疗。儿童进行呼吸道标本采集时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操作:采集患者鼻咽拭子、咽漱液或痰液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检测。
病毒抗原检测
意义:通过免疫荧光法等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抗原,可快速筛查流感病毒感染。但其敏感性相对病毒核酸检测稍低,可作为初步筛选手段。在流感流行季节,对于出现流感症状的患者可优先进行抗原检测。不同年龄患者呼吸道标本采集方法和要求基本类似,但儿童的标本采集可能需要更耐心的操作以获取足够标本量。
操作:采集呼吸道标本后,按照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病毒分离培养
意义:将呼吸道标本接种到细胞等培养基中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是流感病毒检测的金标准,但耗时较长,一般不作为常规快速诊断方法。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需要明确病毒变异情况等时会采用该方法。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合并流感病毒肺炎时,病毒分离培养有助于更精准了解病毒情况,但操作相对复杂且耗时。
操作:将呼吸道标本接种到适宜的细胞培养基中,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病毒生长并进行鉴定。
三、其他检查
1.血气分析
意义:对于病情较重的流感病毒肺炎患者,血气分析可评估患者的氧合情况和酸碱平衡状态。如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能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老年人本身呼吸功能可能减退,血气分析结果异常时需更密切关注,儿童进行血气分析时要准确采集标本,避免误差影响结果判断。
操作:采集患者动脉血,通过血气分析仪检测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度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