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是口腔内外表面黏膜及软组织的各类疾病总称,常见类型有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天疱疮等,病因包括局部的创伤、感染和全身的免疫、系统性疾病、精神神经因素等,诊断靠病史、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治疗依类型而异,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常见类型及特点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之一,好发于唇、颊、舌等部位。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有明显疼痛感,具有复发性,发作周期不等,可能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例如,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复发,精神压力大可能诱发发作。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黏膜病,病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以白色条纹状病损为典型表现,可伴有黏膜充血、糜烂等,患者可能有粗糙感、木涩感、烧灼感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其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精神等多种因素相关,比如遗传易感性人群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易发病。
天疱疮:是一类严重的黏膜-皮肤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口腔黏膜是常受累部位,水疱容易破裂形成糜烂面,疼痛明显,病情严重时可累及皮肤等其他部位,发病机制主要是自身免疫抗体攻击细胞间连接物质,导致细胞间连接松弛形成水疱。
病因分析
局部因素:
创伤:如牙齿的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等长期刺激口腔黏膜,可引起创伤性溃疡等病变。例如,锐利的牙尖长期摩擦颊黏膜,就可能导致局部黏膜反复受损,进而引发创伤性病变。
感染: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单纯疱疹,表现为口腔黏膜成簇的小水疱;细菌感染如球菌性口炎,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引起,出现黏膜充血、糜烂,表面有假膜形成等。
全身因素: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是很多口腔黏膜病的发病关键,如前面提到的天疱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口腔黏膜组织导致病变;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口腔黏膜感染病变等。
系统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出现口腔黏膜感染,如口腔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假膜等;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B缺乏可引起口角炎等黏膜病变。
精神神经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从而诱发或加重口腔黏膜病,如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在精神压力大时易复发加重。
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主要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口腔局部检查,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免疫功能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来明确诊断。例如,组织病理检查对于天疱疮、口腔扁平苔藓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等变化来确诊。
治疗:根据不同的口腔黏膜病类型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多以局部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含漱液、局部涂抹促进愈合的药物等;对于免疫性口腔黏膜病如天疱疮,常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对于由全身疾病引起的口腔黏膜病,需要同时治疗全身疾病,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来改善口腔念珠菌感染等情况。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口腔黏膜相对娇嫩,易受创伤、感染等因素影响。例如,儿童可能因啃咬玩具等导致口腔黏膜创伤,家长要注意儿童口腔卫生和避免口腔外伤。同时,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对于儿童口腔黏膜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温和、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
孕妇:孕妇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原因,口腔黏膜易出现一些变化,如牙龈容易充血、水肿等。在诊断和治疗口腔黏膜病时,要告知医生怀孕情况,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诊断方法和治疗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不良影响的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口腔黏膜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老年人口腔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在治疗口腔黏膜病时,要综合考虑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且要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