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齿根尖周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疼痛、肿胀、牙龈窦道形成;全身有发热、乏力;其与年龄、生活方式有关,儿童易延误治疗且全身症状明显,老年人因系统性疾病影响恢复,口腔卫生不良及长期吸烟人群易引发炎症且难控制。
一、局部症状
1.疼痛
阻生齿根尖周炎时,局部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初期可能是轻微的钝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呈持续性跳痛。这是因为根尖周组织有炎症,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导致疼痛。例如,炎症引起根尖周组织充血、水肿,压力增加,刺激周围神经,使得患者能明显感觉到疼痛,而且这种疼痛在咬合时会加重,因为咬合压力会传导到根尖周组织,进一步刺激神经。
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愿用患侧咀嚼等;成年人则能较准确地描述疼痛的部位和性质。
2.肿胀
患牙对应的牙龈部位可能出现肿胀。肿胀程度因炎症的严重程度而异,轻度炎症时可能仅有牙龈的轻微红肿,重度炎症时肿胀会比较明显,甚至可能累及面部软组织,出现面部肿胀。根尖周炎症导致周围组织渗出增加,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引起组织肿胀。比如,炎症扩散到颊部或颌下等部位时,面部会出现相应区域的肿胀,影响外观,并且可能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阻生齿根尖周炎引起的肿胀可能更严重,且恢复相对较慢,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炎症的控制和组织的修复。
3.牙龈窦道形成
部分阻生齿根尖周炎患者可在牙龈上出现窦道。窦道是炎症引流的通道,表现为牙龈上有一个小的开口,有时会有脓性分泌物排出。这是因为根尖周的脓液通过牙周膜向牙龈方向引流,形成了窦道。窦道的出现提示根尖周炎症有向外排出脓液的途径,但炎症可能仍然存在于根尖周组织内,需要进一步治疗来消除根源性炎症。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当阻生齿根尖周炎炎症较重时,可能会引起全身发热。这是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炎症因子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发热。一般体温在37.5℃-38.5℃左右,少数严重病例可能体温更高。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感染的反应可能更敏感,发热的情况可能相对更常见,而且体温波动可能较大。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热时可能症状不典型,需要密切观察。
2.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了机体的能量,同时毒素吸收等因素影响了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状态。乏力症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但表现程度有所差异。年轻人可能还能坚持日常活动,但会感觉比平时容易疲劳;老年人则可能明显感到活动耐力下降,需要更多休息。
三、与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阻生齿根尖周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其口腔卫生维护相对较差,且对疼痛的表达不如成年人准确,可能更容易延误治疗。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炎症扩散可能更快,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可能更明显,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儿童口腔情况,如发现儿童不愿用某侧牙齿咀嚼、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机体对阻生齿根尖周炎的反应和恢复。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根尖周炎症不易控制,肿胀更易加重,且感染容易扩散。老年人的口腔组织修复能力也下降,治疗后恢复相对较慢。
2.生活方式因素
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长期不注意口腔清洁,食物残渣容易堆积在阻生齿周围,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条件,从而更容易引发阻生齿根尖周炎。比如,不按时刷牙、不使用牙线等,导致牙菌斑、牙结石在阻生齿部位聚集,细菌感染根尖周组织,引发炎症。
长期吸烟的人群:吸烟会影响口腔局部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吸烟时吸入的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牙龈和牙周组织的健康,使得阻生齿根尖周炎的发生几率增加,且炎症可能更难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