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会出现肾区疼痛(包括隐痛、胀痛、肾绞痛且可放射)、血尿(肉眼或镜下)、排尿异常(尿频、尿急)、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症状;肾积水有无症状期(轻度时无明显自觉症状)和有症状期(腰部胀痛、有原发病症状、肾功能损害表现如乏力、食欲不振、尿量减少、水肿等),不同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一、肾结石相关症状表现
(一)疼痛
1.肾区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肾区隐痛或胀痛,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呈肾绞痛。疼痛常突然发作,疼痛部位多在腰部或上腹部,疼痛程度较为强烈,可放射至同侧腹股沟、睾丸或大阴唇等部位。例如,结石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或输尿管内移动时,会引起强烈的肾绞痛,这是由于结石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导致其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常辗转不安。
2.腹痛:当结石向下移动时,可能会引起下腹部疼痛,容易与其他腹部疾病混淆,需注意鉴别诊断。
(二)血尿
1.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结石会损伤肾盂、输尿管黏膜,导致黏膜出血,从而出现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也有部分患者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血尿的严重程度与结石对黏膜的损伤程度有关,一般在活动后血尿症状可能会加重。
(三)排尿异常
1.尿频、尿急:如果结石刺激膀胱黏膜,或者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即排尿次数增多,且有迫不及待排尿的感觉。这是因为膀胱受到刺激,导致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从而引起尿频、尿急。
(四)其他症状
1.恶心、呕吐:肾绞痛发作时,由于疼痛剧烈,常可引起反射性的恶心、呕吐,患者会感到上腹部不适,频繁呕吐。这是因为疼痛刺激了胃肠道的神经反射,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2.发热、寒战:当肾结石合并尿路感染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患者可表现为体温超过38℃,同时伴有怕冷、寒战等表现。
二、肾积水相关症状表现
(一)无症状期
1.轻度肾积水:在肾积水早期,肾脏代偿功能较好时,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肾积水。例如,一些患者因其他腹部疾病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有轻度肾积水,但自身没有任何不适感觉。
(二)有症状期
1.腰部胀痛:随着肾积水程度的加重,患者可出现腰部胀痛不适。这是因为肾脏体积增大,肾包膜受到牵拉,从而引起腰部的胀痛感。胀痛程度可因肾积水的严重程度而异,轻度肾积水时胀痛可能较轻,重度肾积水时胀痛较为明显。
2.原发病症状:肾积水往往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肾结石、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结石等,所以患者还可能伴有原发病的相关症状。比如由肾结石引起的肾积水,患者可同时出现上述肾结石的相关症状,如肾区疼痛、血尿等;由输尿管狭窄引起的肾积水,患者可能有输尿管狭窄相关的既往病史或其他表现。
3.肾功能损害表现:当肾积水严重且长期存在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及尿量减少等表现。如果是双侧肾积水,还可能出现水肿等症状,因为肾功能受损会影响体内水钠的代谢,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肾结石和肾积水的症状表现上可能有一些差异。例如,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更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非典型症状;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发生肾积水的概率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长期饮水过少、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肾结石,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有泌尿系统既往病史的人群,如曾有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手术史等,发生肾结石和肾积水的风险相对较高,症状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其排尿、哭闹等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肾结石和肾积水;妊娠期女性出现相关症状时要谨慎对待,及时就医检查,因为孕期用药等受到限制,需要谨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