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等的慢性炎症,由多种因素引起,症状为咽部不适等,检查见咽部黏膜充血等,治疗以去除病因等为主,预后较好;喉癌是喉部恶性肿瘤,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同部位表现不同,检查需喉镜等,治疗有手术等,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总体不如慢性咽炎乐观。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慢性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引起,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中长期用嗓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
喉癌:是发生于喉部的恶性肿瘤,主要与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病毒感染(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芥子气等)、放射线暴露等因素有关,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及喉部解剖生理特点等因素相关。
二、临床表现
慢性咽炎: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常有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明显声音嘶哑,症状可因受凉、过度用嗓等因素加重,病情迁延不愈,对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但一般不危及生命,各年龄段人群表现类似,儿童慢性咽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后未规范治疗等有关。
喉癌:根据肿瘤发生部位不同,症状有所差异。声门型喉癌早期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且呈进行性加重,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声门上型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可有咽部不适、异物感等,晚期可出现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声门下型喉癌较少见,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咳嗽、血痰、呼吸困难等,发病年龄较大人群更需警惕此类症状变化,男性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等症状时需重点排查喉癌可能。
三、检查方法
慢性咽炎:
喉镜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或咽侧索肥厚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异常,若合并感染等情况,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等表现,各年龄段人群检查操作类似,但儿童配合度可能较低,需适当安抚。
喉癌:
喉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喉部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必要时可取组织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颈部CT、MRI等,可了解肿瘤侵犯的范围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对肿瘤分期及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操作依据身体状况调整,儿童需考虑辐射等因素选择合适检查方式。
病理活检:是确诊喉癌的金标准,通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等。
四、治疗原则
慢性咽炎:以去除病因、对症治疗为主。首先要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溶液)、含片(如碘喉片)等缓解症状,对于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各年龄段人群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儿童慢性咽炎应尽量避免过度治疗,以保守对症治疗为主。
喉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手术方式根据肿瘤的部位、分期等选择,如喉部分切除术、全喉切除术等;放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化疗多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等综合制定,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差,需更谨慎评估治疗方案的可行性,儿童喉癌极为罕见,治疗需多学科协作,充分考虑生长发育等因素。
五、预后情况
慢性咽炎:一般预后较好,通过去除病因及规范治疗,症状多可缓解,但易复发,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危及生命,各年龄段患者经合理干预后大多可维持较好状态。
喉癌:预后与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法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有关。早期喉癌经积极治疗后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喉癌预后相对较差,总体来说喉癌的预后不如慢性咽炎乐观,不同年龄患者预后因个体差异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等不同而有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因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影响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