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湿性心脏病怎么办

来源:民福康

风心病治疗需个体化,核心内容包括:明确诊断与病情评估方面,完善检查项目以明确病情并分期,动态监测病情进展;一般治疗与生活方式管理上,预防感染、合理运动及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涵盖抗感染、心衰管理及心律失常控制;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需注意相应事项;手术治疗根据病情选择瓣膜修复术、置换术或经导管介入治疗;长期随访与并发症预防需定期复查、预防血栓并给予心理支持。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长期随访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症状加重时立即就医。

一、明确诊断与病情评估

1.完善检查: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重点检查项目包括心脏超声(评估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程度)、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类型)、胸部X线(观察心脏形态及肺淤血情况)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滴度检测(辅助诊断近期链球菌感染)。

2.病情分期:根据瓣膜损害程度及并发症,风心病可分为代偿期(无明显症状,心脏功能正常)与失代偿期(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等)。代偿期患者需每6~12个月复查一次,失代偿期患者需缩短至3~6个月,动态监测病情进展。

二、一般治疗与生活方式管理

1.预防感染:风心病患者易因链球菌感染诱发心内膜炎,需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洁牙)、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流感季节接种疫苗),避免皮肤破损后感染。

2.运动管理:代偿期患者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及竞技性运动;失代偿期患者需严格限制体力活动,以卧床休息为主,待心功能改善后逐步增加活动量。

3.饮食调整: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2g),控制液体摄入(根据尿量调整,一般每日不超过1500ml),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绿叶蔬菜)。

三、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急性期链球菌感染需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苄星青霉素),疗程10~14天,以预防风湿热复发。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类。

2.心衰管理: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需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及肾功能调整用药。

3.心律失常控制:针对房颤患者,需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预防血栓形成,并控制心室率(常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风心病合并妊娠属高危妊娠,需在风湿免疫科、心内科及产科联合监护下进行。孕早期需评估心功能,若存在严重瓣膜病变或心衰倾向,建议终止妊娠。

2.儿童及青少年:需警惕链球菌感染后未及时治疗导致的心脏损害,家长需关注孩子是否出现发热、关节痛、心悸等症状,及时就医。

3.老年人: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若需瓣膜置换,优先选择生物瓣膜(因老年人预期寿命有限,生物瓣膜无需长期抗凝)。

五、手术治疗指征与选择

1.瓣膜修复术:适用于瓣膜损伤较轻、无严重钙化的患者,术后无需长期抗凝,心功能恢复较好。

2.瓣膜置换术:适用于严重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的患者。机械瓣膜需终身抗凝(华法林),生物瓣膜抗凝时间较短(3~6个月)。

3.经导管介入治疗:适用于高龄、手术风险高的患者,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或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

六、长期随访与并发症预防

1.定期复查: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及凝血功能(若使用抗凝药),监测瓣膜功能及心功能变化。

2.预防血栓:房颤患者需严格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2.0~3.0),避免出血或血栓事件。

3.心理支持:风心病为慢性疾病,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需家属及医护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必要时转诊至心理科。

风心病的治疗需个体化,结合患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合并症制定方案。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及长期随访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出现症状加重时(如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立即就医。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病的一种类型,是风湿炎症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什么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在医学上未直接表明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详情如下: 风湿性心脏病常累及心脏瓣膜,尤其是二尖瓣,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这种瓣膜病变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得心房压力升高、心房扩大。心房的结构改变为心房颤动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心脏瓣膜的病变会影响心脏
脑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其发病原因是不是会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脑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及低灌注等。 2、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这些
风湿性心脏病饮食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饮食需要注意进行低盐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摄入均衡等。 1、进行低盐饮食 高盐食物的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增加患者心脏、血管等组织的负担,所以患者应当限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进行低盐饮食。 2、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生冷食物等,上述食物
风湿性心脏病导致脑梗塞怎么治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通常指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导致脑梗死通常和血栓形成,造成脑动脉阻塞有关,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原发病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医生会结合患者病情,给予降颅内压治疗、神经保护治疗等,以减少脑组织损伤,常用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尿激酶、依达拉奉等。 2、手术治疗 对于梗死面积较大者,还需给予
脑梗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一般指脑梗死,其发病原因通常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有关。 1、大动脉粥样硬化 大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脑血栓形成、动脉栓塞、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及低灌注等。 2、心源性栓塞 心源性栓塞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包括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等,这些疾
双肺纹理增多有危害吗
胡牧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双肺纹理增多不一定有危害。 双肺纹理增多的原因有多种,包括生理性、支气管性、血管性和淋巴性等。生理性的双肺纹理增多,如肥胖或老年等情况下出现的,通常没有较大的危害。然而,由病理因素引起的双肺纹理增多,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病、肺水肿、风湿性心脏病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并出现与
脑梗塞的原因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即脑梗死。脑梗死多数情况下是由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原因造成的。 1、大动脉粥样硬化 比如颈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时,会造成血管狭窄,脑组织供血量减少,继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2、心源性栓塞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原因导致血栓形成,
风湿性心脏病会引起脑梗塞吗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塞即脑梗死,风湿性心脏病是不是会引起脑梗死,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风湿热重度发作或者反复发作引起的心脏瓣膜损害,如果患者处于病情初期,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也不会引起脑梗死。如果患者处于病情晚期,可导致心脏功能不全,从而引起血栓形成。这些血栓可以脱落并流入脑部血管,导致脑梗死的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之赘生物的实质是什么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内膜炎心内膜之赘生物的实质是白色血栓。 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构成。在风湿性心内膜炎时,由于链球菌感染等因素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引发炎症反应。血小板在受损部位聚集、黏附,形成血栓的起始部分。 同时,在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受损,利于血小板黏附。同时,炎症因子等的作用进一步促使血小板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这是心血管内科比较多见的慢性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造成心肌的缺血性病变。病人会表现为胸憋、气短、心悸、甚至是胸痛等表现,这种疾病严重者,还可以发展成为心肌梗死,甚至是心源性猝死。因此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比如应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治疗、支架治疗、或者是搭桥手
什么是先天性心脏病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在怀孕期间受到不良物质的刺激或者因为遗传的原因造成心脏血管在发育过程中的缺陷,造成的一类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分为两类,一种叫简单型的先天性心脏病,一般都能够通过手术根治;另外一方面是复杂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大部分人通过手术得到缓解,少数人得到根治的,比如简单型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常见的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
心脏瓣膜轻度关闭不全是否属于心脏病
胡海波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三甲
心脏瓣膜病是心脏病的一种,关闭不全是瓣膜病的常见表现,狭窄和关闭不全都是其常见的表现,瓣膜病也分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至少是分三级,如果是轻度关闭不全,一般不会引起心脏负担明显增重,也不会引起心脏明显的症状,造成功能上的问题,所以如果是轻度的关闭不全不用及时处理,可以观察。轻度的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算是心脏瓣膜病,也算是心脏病的一种,所以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并发症
唐国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衰、房颤、咯血、心律失常,二尖瓣狭窄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病,主要是因为风湿感染以后二尖瓣收缩的影响,瓣膜出现了粘连、增厚,从而在心脏舒张期二尖瓣开放时不全,这时候血液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时候会受到一些影响,久而久之会出现心脏结构的变化,心脏增大,病人会有心衰、房颤,还有一部分病人会有咯血、心
风湿性心脏病早期症状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会由于风湿热感染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咽喉部疼痛、咳嗽、咳痰、心慌、心悸、容易感到疲劳等。随着症状加重,患者还会逐渐出现胸闷、气短、活动耐量明显下降的症状,需要行心脏超声检查来评估心脏结构是否存在异常,往往会出现瓣膜的钙化、粘连、狭窄等。
风湿性心脏病会遗传吗
陈文韬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不会遗传。导致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的机制是机体受到了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出现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进一步影响心肌,心肌炎病情危重时发生心脏瓣膜病变形成了心脏病。有风湿性心脏病,女性尽量避免怀孕,如果需要生育,建议在病情平稳情况下妊娠,并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病情加重。
风湿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陈文韬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感染了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导致了心脏瓣膜病变的心脏病,主要是以二尖瓣受累为常见,简称风心病,在临床上很少发生单纯性的主动脉瓣三三尖瓣或是肺动脉瓣病变,多见于20~40岁左右的青壮年,以女性居多。当然并不是所有感染链球菌的患者,都会出现二尖瓣狭窄,形成狭窄一般在出现急性风湿热后,需要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