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牙髓炎需通过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查诊断评估,治疗方法有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牙髓切断术、根管治疗术,低龄儿童和特殊病史患儿有特殊注意事项,预后有不同情况,可通过口腔卫生宣教、控制甜食摄入、定期口腔检查预防。
一、诊断评估
1.病史采集:了解患儿是否有牙齿疼痛史,疼痛的性质(如自发痛、冷热刺激痛等)、发作时间等,还需询问患儿近期口腔卫生情况、是否有外伤史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牙髓炎的发生原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例如,若患儿有长期喜欢吃甜食且口腔清洁不佳的情况,患龋齿进而引发牙髓炎的可能性较大。
2.临床检查
牙齿检查:通过视诊观察牙齿外观是否有龋坏、缺损等情况,利用探针检查龋洞的深度、位置以及是否有探痛等。例如,深龋接近牙髓时,探针探及会引起患儿明显疼痛。
牙髓活力测试:可采用冷诊法或热诊法等判断牙髓活力。如冷诊时,正常牙髓对冷刺激有短暂的敏感反应,而牙髓炎患儿对冷刺激的反应会异常,可能出现剧烈疼痛或疼痛持续较长时间。
二、治疗方法
1.间接盖髓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深龋近髓,但牙髓状态较好,无明显自发痛的患儿。深龋时细菌等刺激接近牙髓,间接盖髓术是通过在近髓的龋洞内放置具有保护牙髓作用的盖髓剂,促进牙髓修复性牙本质形成,隔绝外界刺激,保存活髓。
操作过程:首先去净龋洞内的腐质,然后将盖髓剂覆盖在近髓的牙本质上,再用充填材料进行充填。常用的盖髓剂有氢氧化钙等。
2.直接盖髓术
适用情况:外伤等原因造成的露髓孔较小的年轻恒牙。直接盖髓术是将盖髓剂直接覆盖在露髓处,诱导牙髓修复,保存牙髓活力。
操作过程:严格消毒患牙局部,清除露髓处的污染组织,将合适的盖髓剂覆盖在露髓孔上,然后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封,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永久充填。
3.牙髓切断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牙髓炎症局限于冠髓的年轻恒牙。通过切除炎症的冠髓,保留健康的根髓,根髓可继续发育。
操作过程:局部麻醉下,切除冠髓组织,然后在根髓断面放置氢氧化钙等药物,促进断面处组织修复,之后用充填材料进行充填。
4.根管治疗术
适用情况:当牙髓炎症波及根髓,无法保留活髓时采用根管治疗术。对于乳牙根尖周炎等也可采用根管治疗。
操作过程
开髓:用牙钻打开髓腔,暴露牙髓。
根管预备: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去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并将根管预备成一定的形态,便于充填。
根管消毒:在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杀灭残留的细菌等。
根管充填:用充填材料严密充填根管,封闭根管系统,防止再感染。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配合度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家长积极配合安抚患儿情绪。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和器械,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减少患儿的不适。同时,要向家长强调术后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如指导家长帮助儿童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过硬、过甜的食物等。
2.特殊病史患儿: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特殊病史的患儿,在进行牙科治疗时要考虑治疗对全身状况的影响。例如,在使用牙科器械等可能引起患儿紧张时,要评估是否会诱发心脏病等发作,必要时可能需要在心血管科医生等的协作下进行治疗。
四、预后及预防
1.预后
经过适当治疗的小儿牙髓炎,若治疗成功,患牙可以继续行使咀嚼功能,牙髓活力恢复正常或保持稳定,牙齿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保存。例如,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成功的患儿,牙髓状态良好,牙齿可以正常发育和使用;根管治疗术成功的患儿,炎症得到控制,牙齿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功能。
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可能会导致炎症复发、根尖周病变加重等,需要进一步治疗甚至可能需要拔除患牙。
2.预防
口腔卫生宣教: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和牙缝内的食物残渣和菌斑。
控制甜食摄入:减少儿童食用糖果、巧克力、碳酸饮料等甜食的频率,降低患龋齿的风险,从而预防牙髓炎的发生。
定期口腔检查:建议儿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龋齿等口腔问题并及时处理,防止病变发展为牙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