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长鼻息肉呢

来源:民福康

鼻息肉发病与慢性炎症刺激、免疫调节失衡、解剖结构异常相关,高危人群包括过敏性疾病患者、有遗传易感性者及特殊生理状态人群,诊断需依靠鼻内镜、CT及病理检查,预防分一级和二级,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患者及妊娠期女性需个体化治疗。

一、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与核心诱因

1.慢性炎症刺激的持续作用

鼻黏膜长期暴露于过敏原(如尘螨、花粉)、污染物(如PM2.5、二氧化硫)或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时,会引发持续性炎症反应。研究显示,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约20%~30%会发展为鼻息肉,其机制与炎症因子(如IL-5、IL-13、TNF-α)过度释放有关,这些因子会促进黏膜水肿、腺体增生和纤维化,最终形成息肉样结构。

2.免疫调节失衡的病理特征

Th2型免疫反应在鼻息肉发病中占主导地位。临床检测发现,鼻息肉组织中IgE水平较正常黏膜升高3~5倍,且嗜酸性粒细胞占比可达20%~40%(正常黏膜<5%)。这种免疫偏移会导致黏膜屏障功能破坏,增加病原体定植风险,形成“炎症-损伤-修复”的恶性循环。

3.解剖结构异常的促成因素

鼻中隔偏曲、中鼻甲反向弯曲等解剖变异会改变鼻腔气流动力学,导致局部黏膜持续受压。研究证实,存在解剖异常的患者鼻息肉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其机制与黏膜血运障碍、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二、高危人群的特异性风险因素

1.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叠加风险

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鼻息肉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4~6倍。这类患者鼻黏膜处于高敏状态,对变应原的反应阈值显著降低。临床数据显示,同时存在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联合气道疾病”患者,鼻息肉复发率高达65%。

2.遗传易感性的分子机制

家族研究显示,鼻息肉具有明显遗传倾向,HLA-DRB107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病风险增加2.8倍。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息肉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

3.特殊生理状态的诱发效应

妊娠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可使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观察到妊娠期鼻息肉发病率较平时升高1.8倍。此外,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因抑制环氧化酶-1途径,会导致白三烯过度生成,引发“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鼻息肉、哮喘、阿司匹林过敏)。

三、诊断与预防的循证策略

1.精准诊断的技术路径

鼻内镜检查是金标准,可直观观察息肉位置、大小及表面特征。对于复发性或疑难病例,建议进行鼻窦CT扫描,其敏感度达92%,特异度88%。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排除内翻性乳头状瘤等恶性病变,特征性表现为基底膜增厚、腺体扩张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2.一级预防的干预措施

环境控制方面,建议使用空气净化器(CADR值≥300m3/h),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免疫调节可考虑舌下免疫治疗,对尘螨过敏患者有效率达67%。药物预防中,局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可使息肉复发率降低41%,但需连续使用≥6个月。

3.二级预防的管理要点

对于已行手术的患者,建议每3~6个月进行鼻内镜复查。术后坚持鼻腔冲洗(生理盐水或高渗海水),可减少痂皮形成和感染风险。避免接触香水、清洁剂等刺激性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诱发鼻腔黏膜神经肽释放,加重炎症反应。

四、特殊人群的个体化考量

1.儿童患者的治疗原则

12岁以下儿童鼻息肉发病率仅0.5%~1%,但常合并囊性纤维化等先天性疾病。治疗首选药物干预,避免早期手术对鼻面部发育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喷雾剂需选择儿童专用剂型(如糠酸氟替卡松),其颗粒直径<5μm,可减少咽部沉积。

2.老年患者的合并症管理

65岁以上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增加1.7倍。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控制血压<140/90mmHg,血糖<8mmol/L。术后需加强抗凝治疗监测,防止鼻出血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叠加风险。

3.妊娠期女性的用药禁忌

妊娠早期(前3个月)禁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局部用药需选择B类安全等级药物(如布地奈德)。鼻腔冲洗建议使用等渗生理盐水,避免高渗溶液诱发子宫收缩。分娩后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因产后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病情反复。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鼻息肉
鼻息肉是发生于鼻腔内的良性增生性病变,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常见慢性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鼻息肉会自愈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鼻息肉一般不会自愈,鼻息肉可能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所造成的,比如病毒感染或者是细菌感染,还有可能是因为遗传或者是免疫机制影响。可能会表现出鼻塞或者是分泌物增多,并且还会表现出打喷嚏或者是嗅觉障碍,在病情加重以后,很有可能会造成耳部症状或者是鼻窦炎症状,比如听力下降或者是耳鸣,所以可以采取口服药物治疗
两边鼻子里面都有红色的肉球是鼻息肉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两边鼻子里面都有红色的肉球,不一定是鼻息肉,可能是下鼻甲黏膜,没有异常症状、不影响正常的呼吸,就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清洗,鼻息肉是鼻黏膜长时间表现出的炎症反应,造成的一种组织水肿,大部分是中鼻道窦口和鼻道复合体和筛窦造成的。鼻息肉的病人会表现出双侧发病,有鼻塞和头痛、嗅觉减退的
鼻息肉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鼻息肉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具体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情来进行判断。初期鼻息肉较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伴随明显变化反应的可以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伴随慢性鼻炎的还可以口服或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果鼻息肉较大就得要及时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病
鼻息肉癌变前期的症状是什么?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鼻息肉癌变前期患者会出现鼻息肉反复破裂出血不愈合、鼻部堵塞、涕中带血、嗅觉下降等症状,还会表现为耳鸣、耳闷堵感、眼球移位、视力下降、听力下降等。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尽早去医院就诊,做核磁共振、B超、病理组织活检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一旦发现癌变,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将病变的组织切除,术后配合进行放疗
用药物让鼻息肉脱落?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如果病人想经过使用药物让鼻息肉脱落,可以经过使用糖皮质激素、粘液溶解促排剂、抗过敏药以及抗组胺类的药物。这些药物都可以起到控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也能缓解病人的过敏症状,因此改善局部的炎症反应,就可以让鼻息肉脱落。但如果病人的鼻息肉是因为肿瘤物质造成的,这种情况下使用药物一般不能让鼻息肉脱落,需要及时进
鼻炎和鼻息肉的区别?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如果属于鼻息肉则应当考虑手术进行治疗,避免鼻息肉逐渐发作,进一步对鼻腔正常生理结构造成影响,造成头疼,鼻塞等表现的加重。鼻炎和鼻息肉区别是比较明显的,鼻炎以鼻塞,流清鼻涕以及头疼等表现为主要表现,而鼻息肉是以鼻腔以及鼻窦,后鼻孔等部位表现出新生荔枝肉样肿物为主要表现。如果表现出鼻塞反复发作,建议应当
可以抹药物让鼻息肉掉出来吗?
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对于早期的鼻息肉是可以经过药物治疗的方式使鼻息肉脱落的,一般可以使用一些糖皮质激素类的药物进行局部的涂抹以及口服治疗,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如果用药治疗以后病情迟迟没有康复或者鼻息肉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话,建议病人一定要及早到医院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在治疗期间,病人一定要注意保持局部的卫生,不要经常用手
用药物让鼻息肉脱落的方法?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没有什么药物可以使鼻息肉自动脱落的,鼻息肉比较小,而且是单个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鼻喷剂喷鼻治疗,只能够抑制其继续生长,然后慢慢萎缩,常用的是糖皮质激素,比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但是如果鼻息肉是多发,而且偏大造成病人表现出鼻腔不通气的表现,这时需要考虑手术切除,可以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切
鼻息肉与鼻炎的区别?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鼻息肉和鼻炎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鼻科疾病,鼻息肉主要是鼻腔鼻窦里面有息肉样的新生物生长,而鼻炎主要是鼻腔黏膜或者鼻甲的炎症反应,但是并没有新生物生长,主要是黏膜肿胀和肥厚。对于鼻炎和鼻息肉的病人来说,发病之后建议到耳鼻喉科就诊,可以做一下鼻内镜检查,血常规检测,有一部分病人还需要做鼻窦ct检查,主要是
鼻息肉会发展成鼻咽癌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鼻息肉一般不会发展为鼻咽癌。 鼻息肉是鼻腔内良性增生病变,多是由于鼻腔内感染、遗传、免疫障碍、鼻腔内结构异常等原因造成的,而鼻咽癌是细胞恶性增生引起的疾病,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临床上通过药物和手术结合的方法治疗鼻息肉,效果是非常好的,绝大部分都可以被治愈。少部分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鼻息肉复
鼻息肉如何预防
刘穹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鼻息肉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如果想预防鼻息肉的发生,要从这两者入手,尽量减少鼻腔出现感染的可能:首先如果出现了过敏反应,也要及时治疗,有效的抗炎、抗过敏,可以预防鼻息肉的出现、长大。第二,对于已经出现鼻息肉的病人,充分的抗炎、抗过敏,也可能使息肉发生逆转,甚至避免手术。鼻息肉多是由于鼻腔内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或者长期过敏反应,
鼻息肉不做手术可以吗
袁先道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如果患者鼻息肉体积比较小,比如局限于中鼻道时,可以不做手术治疗,可以通过鼻喷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鼻喷激素以及口服药物或者进行抗感染以及口服激素,使鼻息肉不持续增大或者使其缩小,从而能够达到治愈效果。但是如果是通过合理规范用药,鼻息肉持续增大,甚至产生越来越严重鼻塞、头痛以及鼻窦炎等表现,则需要通过手术来切除鼻息肉,从而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
什么是鼻息肉
杨钦泰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鼻息肉可以是慢性鼻窦炎的一种,过敏性鼻炎的病人,有部分人也容易发展为鼻息肉。鼻息肉也可以独立成一种病,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的高度水肿,但它是炎症不是肿瘤,鼻息肉的原因有很多,目前还没有明确说法,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再加上抗炎治疗。
鼻息肉不做手术行吗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鼻息肉需不需要做手术需要专科医生判断,对于早期鼻息肉,如果范围或者病变不是很大也可以进行药物控制,主要可以采取激素类,比如局部或者是全身用药进行控制,如果药物可以治好就不需要做手术。大部分鼻息肉就诊时基本上已经长很多,范围很大,药物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还是需要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切除鼻息肉手术痛苦吗
邵剑萍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目前鼻息肉手术治疗并不会很痛苦,治疗主要采用微创手术,根据微创手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创口没有很明显,在术后第二天可以适度运动,而且可以针对缓解疼痛,提高人体抵抗能力至关重要,三天内建议不要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者大强度活动防止流血。
鼻息肉症状有哪些症状
李越胜 主任医师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三甲
鼻息肉的症状表现有鼻子不通气,而且是随着息肉的长大,可能会逐渐加重,最后形成鼻窦炎,还会引起头痛、脓鼻涕等现象。做鼻内镜检查时会看到鼻腔内有灰白色的新生物,要做鼻窦CT,可以看出息肉的大小和周围的组织关系,还可以看到各个鼻窦腔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做手术清理,以免症状加重,引起其他的并发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