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常见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呼吸困难(约80%为早期症状,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人群表现有差异)、胸痛(包括胸膜炎性和心绞痛样,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人群有不同特点)、咯血(多为小量,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人群需鉴别)、晕厥(可为首发症状,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人群风险不同)、烦躁不安等精神症状(与低氧血症有关,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人群表现有别)。
一、呼吸困难
特点:是肺栓塞最常见的早期症状,约占80%。多为突发,活动后明显加重。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肺栓塞导致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而引起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快加深。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在肺栓塞患者中,超过70%的患者首发症状为呼吸困难。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出现,但老年人可能由于基础肺功能较差,呼吸困难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且更容易被忽视,因为常被误认为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加重。
生活方式: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肺栓塞的风险相对较高,一旦发生肺栓塞,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较严重,因为这类人群本身肺的换气功能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
病史因素:有静脉血栓病史、心肺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肺栓塞时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症状更重,因为其血管或肺部基础状态已存在异常。
二、胸痛
特点: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胸膜炎性胸痛多为单侧,与呼吸相关,咳嗽时加重,是由于栓子刺激胸膜引起;心绞痛样胸痛多为压榨性,位于胸骨后,常伴有濒死感,是因为肺栓塞导致右心负荷增加,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约40%-70%的肺栓塞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
年龄因素:老年人发生心绞痛样胸痛时需高度警惕肺栓塞,因为老年人冠心病等基础疾病较多,容易将肺栓塞的胸痛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但肺栓塞的胸痛往往有其独特表现,如与呼吸相关等。
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本身血管状态较差,发生肺栓塞导致胸痛的风险增加,且胸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仔细鉴别。
病史因素: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发生肺栓塞时胸痛更容易被考虑到冠心病方面,但肺栓塞的胸痛有不同特点,需结合其他症状进行鉴别。
三、咯血
特点:多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发生机制是肺栓塞后局部肺组织缺血坏死,或肺动脉高压导致支气管黏膜下血管破裂。约11%-30%的肺栓塞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出现咯血,但不同年龄咯血的原因需鉴别,老年人咯血还要考虑肺部肿瘤等其他疾病,而肺栓塞导致的咯血相对有其肺栓塞相关的其他表现可辅助鉴别。
生活方式:无特殊针对咯血与生活方式直接相关导致肺栓塞咯血的特定关联,但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血管病变可能间接增加肺栓塞咯血的风险。
病史因素:有肺部感染病史的人群,发生肺栓塞咯血时需注意与肺部感染本身的咯血相鉴别,肺栓塞的咯血常伴有呼吸困难等其他肺栓塞表现。
四、晕厥
特点:可为肺栓塞的首发症状,多是由于肺栓塞导致肺动脉主干堵塞,引起急性右心衰竭,心输出量骤降,脑供血不足所致。约13%的肺栓塞患者会出现晕厥。
年龄因素:老年人发生晕厥时更要警惕肺栓塞,因为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心功能储备较低,一旦心输出量下降容易出现晕厥。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进而增加肺栓塞发生晕厥的风险,因为久坐会使下肢静脉回流不畅,容易形成血栓。
病史因素:有心力衰竭病史的人群,发生肺栓塞时更容易出现晕厥,因为其心功能本身较差,对心输出量骤降的耐受能力更弱。
五、烦躁不安、惊恐等精神症状
特点:部分患者可出现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这与低氧血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约55%的肺栓塞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症状。
年龄因素:老年人可能由于认知等方面的差异,精神症状表现可能不典型,或者更容易被家属忽视,需要密切观察其情绪及精神状态变化。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不健康、压力大的人群,发生肺栓塞时可能更容易出现精神症状,因为其身体处于相对应激的状态,对低氧等刺激的反应可能更明显。
病史因素:有焦虑症等精神病史的人群,发生肺栓塞时精神症状可能被误判为原有疾病复发,需要仔细甄别肺栓塞相关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