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检查方法包括尿液检查(尿常规、尿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膀胱镜检查(普通、软性)及其他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各检查有不同特点及适用情况,如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但需鉴别病因,尿细胞学检查找癌细胞有阳性率影响因素,超声分经腹和经尿道、CT和MRI各有优劣,膀胱镜检查是确诊金标准,肿瘤标志物可辅助诊断等。
一、尿液检查
1.尿常规
老年人膀胱癌患者尿常规可能会发现红细胞,这是因为肿瘤组织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尿液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等情况,为膀胱癌的初步筛查提供线索。但尿常规发现红细胞并不一定就是膀胱癌,还可能由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需要进一步检查鉴别。
2.尿细胞学检查
该检查是采集尿液,查找其中是否有癌细胞。如果在尿液中找到癌细胞,对膀胱癌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不过,尿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肿瘤的部位、分化程度等。如果肿瘤位于膀胱三角区等部位,或者肿瘤分化较差,可能更容易在尿液中检测到癌细胞;而肿瘤分化较好时,尿细胞学检查阳性率可能相对较低。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腹超声:是筛查膀胱癌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观察膀胱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数目等情况。经腹超声检查方便、无创,价格相对较低。老年人进行经腹超声检查时,需要适度充盈膀胱,这样可以使膀胱壁显示得更清晰,有助于发现较小的膀胱肿瘤。但经腹超声对于膀胱壁浅肌层受侵的判断准确性相对有限。
经尿道超声:能够更准确地观察膀胱壁各层结构以及肿瘤与膀胱壁肌层的关系,对于评估肿瘤浸润深度有一定帮助。不过,经尿道超声属于有创性检查,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尿道操作的老年人可能不太适用。
2.CT检查
可以清晰显示膀胱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判断是否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CT平扫加增强扫描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区分肿瘤与膀胱周围组织的界限。对于老年人来说,CT检查一般是安全的,但需要注意造影剂的使用,对于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要谨慎评估造影剂使用的风险和收益,必要时可选择其他检查方法替代或采取相应的肾功能保护措施。
3.MRI检查
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与CT类似,但在显示膀胱壁肌层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可能优于CT。MRI可以多平面成像,通过不同的序列成像能够更清晰地分辨膀胱壁的各层结构以及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对于一些对造影剂过敏或者肾功能不全不适合做CT增强检查的老年人,MRI是较好的替代检查方法。不过,MRI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老年人则不能进行MRI检查。
三、膀胱镜检查
1.普通膀胱镜检查
是诊断膀胱癌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等情况,还可以对肿瘤进行活检,获取病理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这是确诊膀胱癌的金标准。在进行膀胱镜检查时,对于老年人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引起膀胱痉挛等不适。同时,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因为一些老年人可能存在心血管等基础疾病,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2.软性膀胱镜检查
相较于普通膀胱镜,软性膀胱镜更细、更柔软,患者的不适感相对较轻。对于一些体质较弱、不能耐受普通膀胱镜检查的老年人可能更适用。它同样可以观察膀胱内病变情况并进行活检,但在操作的精细程度等方面可能与普通膀胱镜有一定差异,对于一些较大、位置特殊的肿瘤观察可能不如普通膀胱镜清晰。
四、其他检查
1.肿瘤标志物检查
常见的膀胱癌肿瘤标志物有核基质蛋白-22(NMP-22)、膀胱肿瘤抗原(BTA)等。NMP-22是一种核蛋白,当膀胱发生肿瘤时,尿液中的NMP-22水平会升高。检测尿液中的NMP-22等肿瘤标志物可以作为膀胱癌辅助诊断、术后复发监测的指标之一。但肿瘤标志物检查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是绝对的,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来确诊膀胱癌,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一些肿瘤标志物的代谢等情况可能与年轻人有所不同,在解读结果时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整体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