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有多种症状,排尿异常方面包括急性完全性梗阻时双侧或孤立肾单侧完全梗阻致无尿,慢性梗阻早期尿量无明显变化、渐现夜尿增多,还有排尿踌躇、费力、中断等;疼痛相关有急性梗阻肾区剧烈绞痛、慢性梗阻肾区隐痛或胀痛,下尿路梗阻致膀胱区胀痛;泌尿系统外表现有慢性梗阻致肾功能损害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以及感染相关的发热、寒战、膀胱刺激症状等,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一、排尿异常相关症状
尿量改变
急性完全性梗阻:双侧尿路完全梗阻或孤立肾单侧完全梗阻时,可导致无尿。这是因为尿液无法排出,肾脏生成的尿液不能通过梗阻部位排出体外,从而使尿量急剧减少甚至完全无尿。例如,某些因结石、肿瘤等导致双侧输尿管完全堵塞的患者,会出现短时间内无尿的情况。
慢性梗阻:慢性不完全性尿路梗阻时,早期尿量可能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可能逐渐出现夜尿增多。这是因为肾脏的浓缩功能受到影响,夜间尿液生成相对增多。比如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慢性尿路梗阻患者,早期可能只是夜尿次数增加,随着病情加重,白天尿量也会逐渐减少。
排尿困难
排尿踌躇:表现为排尿开始延迟,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排出尿液。常见于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增生的前列腺组织阻塞尿道,使得尿液排出受阻,患者在开始排尿时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出现排尿踌躇的现象。
排尿费力:排尿时需要用力才能将尿液排出,尿线变细、无力。这是由于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排出的阻力增加,患者需要增加腹压来协助排尿,从而出现排尿费力的情况。例如,尿道狭窄患者由于尿道管径变小,尿液排出阻力增大,会感觉排尿费力,尿线变细。
尿流中断:在排尿过程中,尿液流突然中断,多见于膀胱结石患者。结石在膀胱内活动,堵塞尿道内口,导致尿液排出突然中断,患者可能还会伴有阴茎头部剧烈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会阴部或阴茎头部。
二、疼痛相关症状
肾区疼痛
急性梗阻:急性尿路梗阻时,肾脏体积迅速增大,肾包膜被牵拉,可引起肾区剧烈绞痛,疼痛性质多为胀痛或绞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患者常难以忍受。例如,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性梗阻,疼痛可沿输尿管走行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阴囊或大阴唇等部位,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慢性梗阻:慢性尿路梗阻时,肾区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是由于肾脏长期处于积水状态,肾包膜逐渐被扩张,牵拉程度相对较轻所致。比如肾盂积水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或上腹部有持续性的隐痛或胀痛。
膀胱区疼痛
下尿路梗阻时,尿液在膀胱内潴留,膀胱过度充盈,可引起膀胱区疼痛,疼痛性质多为胀痛。例如,前列腺增生导致膀胱出口梗阻,膀胱内尿液潴留,患者会感觉下腹部膀胱区胀痛不适。
三、泌尿系统外表现
肾功能损害表现
慢性梗阻:长期尿路梗阻会导致肾功能逐渐损害,出现一系列表现。早期可能仅有夜尿增多等浓缩功能减退的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当肾功能严重受损时,会出现水肿,开始多见于眼睑、颜面等部位,逐渐可发展为全身水肿。还会出现高血压,这是由于肾功能受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原因导致。此外,还可能出现贫血,因为肾功能损害会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例如,长期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积水的患者,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出现上述肾功能损害的相关表现。
感染相关表现
尿路梗阻时,尿液排出不畅,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例如,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的患者,很容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出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尿路梗阻的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儿童尿路梗阻可能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有关,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上述排尿异常、疼痛等表现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女性尿路梗阻可能与妇科疾病、妊娠等因素有关;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更容易发生尿路梗阻,出现相应症状的风险更高;有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病史的人群,发生尿路梗阻的概率增加,症状也可能更明显。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出现排尿异常等情况时应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时期出现尿路梗阻相关症状时,需要特别注意对胎儿的影响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