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有疼痛(肾绞痛、钝痛)、血尿、恶心呕吐、尿路刺激症状等表现,治疗有保守治疗(适用于特定结石情况,通过大量饮水、适当运动、止痛等)、体外冲击波碎石(原理、适应证、注意事项)、手术治疗(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开放手术,不同手术适用于不同情况,手术对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要求)。
一、输尿管结石的症状
1.疼痛
肾绞痛: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常位于腰腹部,呈阵发性,疼痛程度较为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这是由于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所致。例如,约90%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会出现肾绞痛,疼痛可向同侧下腹部、腹股沟、睾丸或阴唇放射。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疼痛感受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但基本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对于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女性患者疼痛放射区域可能与男性有一定相似性,但具体感受也存在个体差异。
钝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腰部或上腹部的钝痛,多为结石逐渐增大,刺激输尿管黏膜引起的轻度疼痛,可能是结石导致输尿管梗阻,使输尿管扩张、积水引起的。
2.血尿:多数患者会出现血尿,可为镜下血尿,即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发现红细胞增多;也可为肉眼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血尿的产生是由于结石在移动过程中损伤输尿管黏膜,导致黏膜出血。活动后血尿往往会加重,不同年龄患者血尿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患者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更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尿液情况来判断。
3.恶心、呕吐:当输尿管结石引起输尿管梗阻时,可反射性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恶心、呕吐。这是因为输尿管和胃肠道在神经支配上有一定的关联,结石刺激输尿管引起的神经冲动可传导至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恶心、呕吐导致进食减少,需要特别关注其营养状况;成年患者也可能因频繁的恶心、呕吐影响生活和休息。
4.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多见于结石合并感染或结石刺激膀胱所致。当结石引起输尿管梗阻,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并发尿路感染,此时就会出现尿路刺激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的尿路刺激症状表现可能类似,但儿童患者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尿频、尿急等症状,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排尿情况。
二、输尿管结石的治疗
1.保守治疗
适应证: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0.6cm、表面光滑、结石以下尿路无梗阻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和结石情况。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保守治疗需更加谨慎,首先评估结石情况及患儿一般状况。
方法:包括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2000-3000ml以上,通过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适当运动,如跳绳、跳跃等,有助于结石的排出,但运动时需注意安全,避免过度劳累。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可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但需注意儿童患者止痛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体外冲击波碎石
原理: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击碎体内的结石,使结石变为细小颗粒,然后随尿液排出体外。
适应证:适用于直径在0.6-2cm的输尿管结石。对于不同年龄患者,需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情况和结石具体位置等因素。儿童患者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能量参数,避免对儿童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注意事项: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对于患者的年龄、性别差异,在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上要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可能更需要关注其排尿情况和身体反应,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3.手术治疗
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通过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找到结石后用激光、气压弹道等方法将结石击碎并取出。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儿童患者的输尿管相对较细,手术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对于患者的身体状况要求相对较高,不同年龄患者的身体耐受能力不同,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开放手术:目前已较少采用,主要用于一些复杂情况的输尿管结石,如结石嵌顿严重、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等。开放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结石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