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与扁桃体在解剖位置、病因、症状、检查及治疗上均有区别。喉咙是咽部和喉部统称,咽部包括鼻咽等,喉部含声带等;扁桃体是口咽部淋巴组织。喉咙发炎可因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致局部有干燥灼热痛等,全身症状轻重不一;扁桃体发炎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局部咽痛明显,全身高热等。检查上喉咙可见黏膜充血等,扁桃体可见充血肿大有脓性分泌物等。治疗时喉咙发炎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特殊人群需注意;扁桃体发炎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反复发作符合指征可手术。
病因区别
喉咙发炎:
年龄因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上呼吸道感染等易引发喉咙发炎,如病毒感染常见的有鼻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咽部;成人则可能因长期吸烟、饮酒刺激咽部黏膜导致炎症,或者职业用声过度等引起喉部炎症。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吸入有害颗粒等可刺激喉咙黏膜引发发炎;过度用嗓,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易出现喉部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
病史因素:有鼻窦炎的患者,炎性分泌物倒流刺激喉咙可导致喉咙发炎;胃食管反流病史患者,胃酸反流至咽部,长期刺激也会引起喉咙发炎。
扁桃体发炎:
年龄因素:儿童扁桃体相对较大,是免疫器官,6-10岁是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期,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袭引发发炎,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成人扁桃体发炎也可由细菌如葡萄球菌等感染,或病毒感染导致。
生活方式: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劳累后,藏匿在扁桃体隐窝内的病原体大量繁殖引发炎症;与扁桃体炎患者密切接触,通过飞沫等途径感染病原体从而引发自身扁桃体发炎。
病史因素:有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的患者,机体处于易感染状态,再次接触病原体时更易发病。
症状区别
喉咙发炎:
局部症状:咽部可出现干燥、灼热感,随后疼痛,吞咽时疼痛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喉部发炎时可出现声音嘶哑,严重时可失音,还可有咳嗽、咳痰等表现,若喉部水肿严重可出现呼吸困难。
全身症状:病情较轻时全身症状不明显,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儿童可能因喉咙疼痛而拒食。
扁桃体发炎:
局部症状:主要症状为剧烈咽痛,多伴有吞咽痛,疼痛常放射至耳部;扁桃体肿大明显时可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小儿尤为明显;还可有咽部异物感、口臭等表现,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有脓性分泌物。
全身症状:起病急,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寒战、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全身症状,儿童可因高热而抽搐。
检查区别
喉咙发炎:
咽部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喉部检查可见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声带可能出现充血、肥厚等改变,电子喉镜检查可更清晰观察喉部结构及病变情况。
扁桃体发炎:
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隐窝口有脓性分泌物,有时可连成假膜,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拭去,不留出血创面。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
治疗区别
喉咙发炎:
一般治疗:多饮水,保持喉咙湿润,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减少用嗓。
药物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发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抗生素。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如复方硼砂含漱液,起到清洁、杀菌作用。
特殊人群:儿童喉咙发炎时,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如小儿专用的含漱液等,且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儿童病情变化较快;老年人喉咙发炎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糖尿病等,使用药物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扁桃体发炎:
一般治疗:同样需要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
药物治疗:细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发炎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给药途径,如病情轻者可口服,病情较重者需静脉给药;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发炎主要是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药物对高热进行处理等。
特殊人群:儿童扁桃体发炎时,高热时要注意及时降温,防止出现惊厥等情况,且要关注其呼吸道通畅情况;妊娠期女性扁桃体发炎时,用药需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老年人扁桃体发炎时,要注意其心、肝、肾功能,因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药物代谢等能力下降。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符合手术指征时,儿童在合适年龄(如5岁以上,根据具体病情)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成人也可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