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的病因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尿崩症病因主要分为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两类。中枢性尿崩症遗传性因素是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影响AVP合成运输,获得性因素包括肿瘤压迫破坏通路、颅脑外伤损伤部位、手术损伤结构、感染性疾病累及区域;肾性尿崩症遗传性因素是相关基因发生突变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VP反应缺陷,获得性因素有药物干扰、电解质紊乱影响、肾脏疾病损害结构功能。

遗传性因素:部分患者存在遗传因素,如编码抗利尿激素(AVP)前体的精氨酸加压素原(NPⅡ)基因、运载蛋白Ⅱ(AVP-neurophysinⅡ,NPⅡ)基因等发生突变,可导致中枢性尿崩症。这些突变基因影响AVP的合成、运输等过程,从而引起尿崩症。例如,NPⅡ基因突变可使AVP在合成后无法正常包装运输,导致垂体释放的AVP减少。这种情况在家族性尿崩症中较为常见,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性别差异不明显。

获得性因素

肿瘤:下丘脑-垂体部位的肿瘤是常见病因之一,如颅咽管瘤、垂体瘤(尤其是嫌色细胞瘤)、转移瘤等。肿瘤可压迫或破坏下丘脑-垂体柄-神经垂体通路,影响AVP的合成、储存和释放。例如,颅咽管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肿瘤生长过程中逐渐压迫下丘脑-垂体结构,导致AVP分泌不足,引发尿崩症。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等因素影响尿崩症的发生概率。

颅脑外伤:严重的颅脑外伤,如车祸、坠落等导致下丘脑-垂体部位受损,可引起中枢性尿崩症。外伤可能直接损伤垂体柄或神经垂体,影响AVP的正常运输和释放。例如,颅脑外伤后垂体柄断裂,AVP无法从下丘脑运输到神经垂体储存和释放,从而出现尿崩症状。各年龄段均可能因外伤发生,男性和女性在外伤风险上无明显差异,但外伤后的个体恢复情况会因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不同而有所不同。

手术损伤:下丘脑-垂体部位的手术,如垂体瘤切除术、颅咽管瘤切除术等,可能损伤垂体柄或神经垂体,导致AVP分泌不足。手术过程中的意外损伤或术后局部组织水肿等因素都可能影响AVP的正常功能。例如,垂体瘤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暂时性或永久性尿崩症,年龄较小的儿童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挑战,因为其下丘脑-垂体轴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感染性疾病:某些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等,可累及下丘脑-垂体,破坏AVP的产生和释放结构。例如,结核性脑膜炎导致脑膜炎症反应,波及下丘脑-垂体区域,引起AVP分泌异常。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因感染性疾病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感染性疾病影响而引发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

遗传性因素:多由X连锁隐性遗传引起,是由于编码水通道蛋白2(AQP2)的基因或编码水通道蛋白3(AQP3)、水通道蛋白4(AQP4)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VP的反应缺陷,肾脏不能正常浓缩尿液。这种遗传因素导致的肾性尿崩症多见于男性儿童,因为X连锁隐性遗传的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女性多为携带者。例如,AQP2基因突变可使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的水通道蛋白2功能异常,影响水的重吸收,导致尿液稀释,出现尿崩症状。

获得性因素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可引起肾性尿崩症,如锂剂、地美环素等。锂剂长期使用可能干扰肾小管对AVP的反应,影响水的重吸收。例如,长期使用锂剂治疗bipolardisorder(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可能出现肾性尿崩症的不良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因药物使用导致肾性尿崩症,但儿童使用可能受到更多限制,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

电解质紊乱:严重的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可影响肾小管功能,导致肾性尿崩症。例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高钙血症,可损伤肾小管,使肾小管对AVP的敏感性降低,影响水的重吸收。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电解质紊乱相关的肾性尿崩症,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存在电解质紊乱,可能因饮食、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需要密切关注其电解质平衡情况。

肾脏疾病:某些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多囊肾等,可损害肾小管结构和功能,导致肾性尿崩症。例如,慢性肾盂肾炎长期反复发作,破坏肾小管间质,影响肾小管对AVP的反应。各年龄段均可因肾脏疾病发病,不同肾脏疾病对不同年龄段的影响有所差异,如多囊肾在儿童期可能就会逐渐发病,影响肾脏功能和尿液浓缩功能。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肾性尿崩症
肾性尿崩症主要是指肾脏病变引起的肾小管重吸收水功能障碍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中枢性尿崩症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中枢性的尿崩症,主要是由于外伤、肿瘤、手术、炎症等原因,造成垂体后叶素分泌不足,造成尿液量明显增加。24小时尿量超过4000毫升以上,病人伴随明显的口渴、多饮,尿常规检查会发现尿液比重明显下降,尿液渗透压比较低。如果限制饮水之后,会表现出明显的心慌、烦躁、血压下降,甚至昏迷、休克等情况,需要及时的去
尿崩症可以治愈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能否治愈取决于尿崩症的病因和是否积极接受治疗。部分尿崩症可以治好,也有一部分不能治好。一般轻度的脑损伤或感染造成的尿崩症可以完全恢复。脑部肿瘤或全身性疾病造成的尿崩症预后不好。特发性尿崩症会持续终身,但影响不大。不管是哪种尿崩症,都应当积极接受治疗,缓解症状,维持正常生活,减少并发症。
中枢性尿崩症是什么原因?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中枢性尿崩症,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本身存在有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损伤。因此会造成有小便控制障碍,因此诱发这种异常。平时要注意多补充维生素,促进恢复,主要可以经过营养神经的药物配合针灸穴位刺激来治疗。不要吃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品,同时不能吸烟饮酒,不然容易加重症状,影响恢复。
尿崩症患者易出现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或者是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而造成的临床综合征。治疗建议:尿崩症病人在临床上可以表现出烦渴、多饮、低渗性多尿、心慌、皮肤干燥,头晕,头痛,乏力、焦虑,失眠等等表现。
尿崩症可以根治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能否根治取决于它的基本病因,若是颅脑肿瘤或者全身性疾病造成的话,根治的可能性不大,经过多喝水,配合抗利尿治疗,是能够恢复到正常生活的,不会影响寿命。少数病人会有口渴,伴随尿崩症的时候,就会是比较严重的脱水。过度脱水,会造成血管性虚脱,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这种症状根治的可能性也不到,及早治
尿崩症可以治愈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是由头部神经系统的一些问题造成的,这些问题会造成尿液的浓缩和稀释障碍,造成大量的尿液,每天有5000、6000甚至上万的尿液。此时,病人因离子紊乱、无力等表现需要治疗。其治疗不仅是控制尿量,更是治疗神经内分泌造成的尿崩症。正常尿崩症是可以治愈的,有特殊的治疗药物。某些肿瘤造成的尿崩症可以经过手
尿崩症的主要症状?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的主要症状包括:1、多饮和烦渴,常表现为非常心烦,非常渴需要饮水;2、尿量多,24小时尿量多于甚至超过2500ml以上;3、低比重尿,尿的颜色淡,像清水,和正常尿液有较明显差别;4、伴有症状,肿瘤病人会伴有头痛,视力下降等表现;
尿崩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首先,尿崩症的病人大部分都会表现为特别心烦,而且特别想喝水。此外,尿崩症的病人24小时的尿量要远远超过2500毫升。有些病人还会表现出一些伴有症状,如头痛或者视力下降。
女性尿崩症的症状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女性尿崩症的症状有很多,临床上女性尿崩症的症状主要为烦渴狂饮、尿频量多。不管白天黑夜,频繁上厕所。女性多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多,24小时排尿量可达5~10L,有的病人甚者更多,尿液不含糖及蛋白质。在做尿液检查时,尿比重正常在1.001~1.005,相应的尿渗透压为50~200mOsm/L,明显
女性尿崩症的症状有哪些?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女性尿崩症的主要症状有口渴多饮多尿,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小便都很多,一直想去厕所,主要表目前排尿次数的增多,并且尿量也会比较多,24小时的排尿量可达5-10升,还有就是尿比重会比较低,而且渗透压也会比较低,这都要经过尿检来进行判断,女性得了尿崩症以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喜欢喝冷饮和冷凉水。
尿崩症能治愈吗
桂晓䶮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尿崩症是否能治愈不能一概而论。尿崩症是各种原因导致每日尿量在4000毫升以上,如果是头颅外伤或者下丘脑垂体手术导致的一过性尿崩,给予精氨加压素等药物替代治疗后,可以治愈。若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尿崩症多数无法治愈,但是长期给予药物治疗后,能将尿量控制在正常范围。
小儿尿崩症的早期症状
王淑芬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小孩尿崩症早期症状会表现为排尿次数异常,主要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有的还会出现尿频、尿痛症状,还有孩子会出现口渴症状,主要是因为当孩子排尿量比较多时候没有及时进行补充水分所导致情况,所以孩子身体出现自我保护性反应会引起口渴症状,还会导致孩子皮肤干燥、口唇干燥、睡眠质量下降、每天精神状态比较差等情况。
尿崩症和尿频的区别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尿频是排尿次数增多,但是排尿的总量不一定增多,尿频大多是因为喝水多或者泌尿系统的炎症而引起的。尿崩症是中枢性的疾病,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部分或者完全破坏而引起的,发病机制不一样,大多数尿频预后好,耳尿崩症可能会终身用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