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的症状多样,包括疼痛(肾绞痛因结石刺激输尿管平滑肌痉挛,突然发作且沿输尿管行径放射,呈阵发性;钝痛因结石梗阻致肾盂压力升高、肾包膜受牵拉,相对缓和且持续)、血尿(肉眼血尿因结石损伤输尿管黏膜致血管破裂,镜下血尿因轻微损伤肉眼难察)、恶心呕吐(由输尿管痉挛刺激经神经反射引发胃肠道反应,与肾绞痛同时发作)、尿频尿急尿痛(结石靠近膀胱壁段或排入膀胱刺激黏膜,合并感染时加重),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但仍有潜在风险。特殊人群中,儿童表述症状可能不准,家长需留意异常;孕妇因孕期特殊,多保守治疗;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治疗需兼顾且要注意护理与防并发症。
一、疼痛
1.肾绞痛:输尿管结石引发的典型疼痛症状为肾绞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常突然发作。这是因为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发强烈痉挛所致。疼痛通常从腰部或侧腹部开始,沿输尿管行径向下腹部、腹股沟区、大腿内侧、会阴部放射,男性还可能放射至阴囊部位,女性则可能放射至阴唇部位。肾绞痛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不一,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发作间歇期可完全无痛。
2.钝痛:部分患者表现为腰部或上腹部的钝痛,这种疼痛相对肾绞痛较为缓和,多为持续性。主要是由于结石造成输尿管梗阻,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肾包膜受牵拉而引起。
二、血尿
1.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尿液颜色可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甚至鲜红色。血尿的产生是因为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损伤输尿管黏膜,导致黏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
2.镜下血尿:多数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发现,即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是指在高倍显微镜下,每个视野中红细胞数超过3个。这是由于结石对输尿管黏膜的轻微损伤,少量出血肉眼难以察觉,需借助显微镜检测。
三、恶心呕吐
1.机制:输尿管结石引起的疼痛可导致输尿管痉挛,这种痉挛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输尿管与胃肠道存在共同的神经支配,输尿管的强烈刺激可传至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的逆蠕动,从而引发恶心、呕吐。
2.特点:恶心、呕吐症状常与肾绞痛同时发作,且程度可能较为严重,部分患者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状。
四、尿频、尿急、尿痛
1.原因:当输尿管结石靠近膀胱壁段或排入膀胱时,可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加,从而引起尿频、尿急症状。同时,若结石合并感染,炎症刺激也会加重这些症状。尿痛主要是由于膀胱黏膜在结石及炎症刺激下发生损伤,排尿时尿液刺激损伤部位而产生疼痛。
2.表现:尿频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正常人白天排尿46次,夜间02次,而输尿管结石患者尿频时排尿次数可显著超出此范围。尿急表现为突然有强烈的尿意,迫不及待需要排尿,难以控制。尿痛常为尿道或会阴部的灼痛、刺痛等。
五、无明显症状
1.情况:部分输尿管结石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尤其是结石较小且未引起明显梗阻或刺激时。这些结石可能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进行检查时偶然被发现。
2.风险:虽然此时患者无明显不适,但结石长期存在仍可能对输尿管造成慢性损伤,导致输尿管狭窄、肾积水等并发症,因此即便无症状也需密切关注,定期复查。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表述症状可能不准确,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哭闹不安、频繁用手抓挠腹部或腰部等异常表现。若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烦躁、拒食,应警惕输尿管结石可能,及时就医检查。由于儿童泌尿系统仍在发育阶段,结石对其影响可能更为严重,发现结石后需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选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2.孕妇:孕期输尿管结石较为棘手,因很多检查和治疗手段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若出现疑似输尿管结石症状,如腰痛、血尿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治疗上多倾向于保守治疗,以缓解症状、保护肾功能为主,尽量避免对胎儿造成损害。孕妇日常要注意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尿液通畅,减少结石形成风险。
3.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和预后。若老年人出现输尿管结石相关症状,在治疗结石的同时,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此外,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等症状的耐受性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家人要给予更多关心和照顾,确保老年人能及时准确地向医生反映自身不适。同时,老年人治疗后要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防止因长期卧床引发其他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