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头癌是阴茎癌累及龟头的恶性肿瘤,发病与包皮过长或包茎、HPV感染、吸烟、年龄有关,有龟头肿物、溃疡等表现,靠体格检查、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手术、放疗、化疗可治疗,需保持卫生、治包皮病、安全性行为、定期体检来预防。
一、定义
龟头癌是发生在男性龟头部位的恶性肿瘤,属于阴茎癌的一种常见类型,阴茎癌是起源于阴茎头、冠状沟和包皮内板黏膜以及阴茎皮肤的恶性肿瘤,而龟头是阴茎前端的球状结构,所以龟头癌是阴茎癌累及龟头的情况。
二、发病因素
1.包皮过长或包茎:这是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男性若存在包皮过长或包茎,会使包皮内板分泌的皮脂等物质积聚形成包皮垢,长期的包皮垢刺激可能引发龟头的炎性病变,进而逐渐诱发癌变。据相关研究统计,有包茎的男性患龟头癌的几率明显高于包皮能上翻的男性。
2.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某些高危型HPV,如HPV16、HPV18等感染与龟头癌的发生密切相关。HPV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等途径感染龟头部位的细胞,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恶变。
3.吸烟:吸烟是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吸烟产生的多种致癌物质会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影响生殖系统,增加患龟头癌等生殖系统肿瘤的风险。有研究表明,吸烟者患阴茎癌包括龟头癌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要高。
4.年龄:多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细胞的修复能力减弱,同时长期的各种潜在致癌因素的累积效应,使得中老年男性患龟头癌的几率相对较高。
三、临床表现
1.龟头部位异常表现
肿物:早期可表现为龟头部位出现小的丘疹、结节或溃疡等,且逐渐增大,有的可呈菜花状、乳头状等外观,质地较硬,边界可能不清。例如,有的患者会发现龟头处有新生物,且生长速度可能逐渐加快。
溃疡:部分患者会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溃疡表面可能有渗血、渗液,伴有恶臭,周围组织可能发红、肿胀。
2.伴随症状
疼痛: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时,患者可能会感到龟头部位疼痛,尤其是在排尿、行走或触碰时疼痛加剧。
出血:肿瘤表面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表现为龟头部位有血迹,或内裤上有血迹等情况。
排尿异常:如果肿瘤较大,可能会阻塞尿道,导致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等排尿异常症状。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检查龟头部位,观察肿物的大小、形态、部位、质地等情况,同时检查腹股沟淋巴结等区域,看是否有淋巴结肿大等异常。
2.病理检查:这是确诊龟头癌的金标准。通过取龟头病变部位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等,以明确是否为癌细胞以及癌细胞的类型等。例如,可采用局部切除肿物送病理,或通过穿刺活检等方式获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了解龟头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的分期。
CT或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是否有盆腔等部位的转移,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五、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
阴茎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在龟头或阴茎前段的患者,切除部分阴茎,保留部分阴茎长度,以尽量保留患者的性功能等。
阴茎全切术:如果肿瘤范围较广,侵犯范围较大,可能需要行阴茎全切术,即切除整个阴茎。同时,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改道等手术操作。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如果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可能需要进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清除可能转移的淋巴结。
2.放射治疗:对于不能手术或术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可采用放射治疗,利用放射线杀灭癌细胞。但放射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局部皮肤反应、放射性膀胱炎等。
3.化疗:多用于晚期龟头癌患者的综合治疗,可采用全身化疗或局部化疗等方式,通过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但化疗药物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
六、预防措施
1.保持个人卫生:男性应注意保持龟头部位的清洁,每天清洗阴茎,尤其是包皮过长或包茎者,要经常上翻包皮清洗,清除包皮垢。
2.及时治疗包皮疾病:对于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男性,可根据情况考虑行包皮环切术,尤其是儿童时期进行包皮环切术对预防阴茎癌包括龟头癌有重要意义,因为儿童时期进行手术相对创伤小,恢复快,且能有效减少包皮垢的刺激等致癌因素。
3.安全性行为:避免不洁性行为,减少HPV等病毒的感染风险。
4.定期体检: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生殖器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