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尿指尿液含乳糜液,外观呈乳白色等,病因分寄生虫感染(如丝虫病)和非寄生虫性(如肿瘤、创伤、先天性淋巴管畸形)两类;症状有尿液异常(呈乳白色等、可伴血尿)及腰腹疼痛、营养不良等;诊断靠尿液、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淋巴管造影;治疗上轻度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卧床休息、低脂饮食、抗丝虫治疗等),无效或严重者考虑手术;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治疗需特别关注;生活上建议低脂饮食、注意休息与适度活动并定期复查。
一、乳糜尿的定义
乳糜尿是指尿液中含有乳糜液,外观呈乳白色、乳状或奶酪状。乳糜液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白蛋白、卵磷脂、胆固醇、纤维蛋白等。正常情况下,乳糜液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当各种原因导致淋巴回流受阻时,乳糜液进入泌尿系统,混入尿液中,就形成了乳糜尿。
二、乳糜尿的病因
1.寄生虫感染:丝虫病是引起乳糜尿的常见原因之一。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可造成淋巴管炎和淋巴管阻塞,导致淋巴回流障碍,使乳糜液进入尿液。好发于丝虫病流行地区,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2.非寄生虫性原因:包括肿瘤、创伤、先天性淋巴管畸形等。肿瘤如淋巴瘤、腹膜后肿瘤等可压迫或侵犯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受阻;创伤如手术、外伤等损伤淋巴管,也可能引起乳糜尿;先天性淋巴管畸形患者,由于淋巴管发育异常,可出现淋巴液反流,引发乳糜尿。
三、乳糜尿的症状
1.尿液异常:主要表现为尿液呈乳白色、乳状或奶酪状,有时可伴有血尿,严重时尿液可呈血性乳糜尿。乳糜尿的程度可因饮食、活动等因素而有所变化,进食高脂肪食物或劳累后症状可能加重。
2.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腰腹部疼痛,多为钝痛或隐痛,可能与淋巴管阻塞、扩张有关。长期乳糜尿可导致患者营养丢失,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营养不良症状。
四、乳糜尿的诊断
1.尿液检查: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液中含有脂肪球,乳糜试验阳性可确诊乳糜尿。此外,还可进行尿液生化检查,检测尿中蛋白、脂肪等成分的含量。
2.血液检查:对于怀疑丝虫病引起的乳糜尿,可进行血液微丝蚴检查,夜间采血可提高阳性率。同时,还可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营养状况。
3.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磁共振成像(MRI)等。超声检查可观察泌尿系统和腹部淋巴管的情况,发现有无淋巴管扩张、梗阻等病变;CT和MRI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腹部和盆腔的病变,有助于明确病因。
4.淋巴管造影:是诊断乳糜尿病因和病变部位的重要方法。通过向淋巴管内注入造影剂,可显示淋巴管的形态、走行和通畅情况,明确淋巴管阻塞的部位和程度。
五、乳糜尿的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乳糜尿患者。主要措施包括卧床休息、低脂饮食,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部分患者通过保守治疗,乳糜尿症状可缓解。对于丝虫病引起的乳糜尿,可使用抗丝虫药物进行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肾蒂淋巴管结扎术、腰干淋巴管与精索内静脉或卵巢静脉吻合术、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等。手术的目的是阻断淋巴液进入泌尿系统的通道,恢复淋巴液的正常回流。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乳糜尿相对较少,若怀疑儿童患有乳糜尿,应及时就医,避免因延误诊断和治疗影响生长发育。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营养支持,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手术治疗应谨慎评估,尽量采取保守治疗方法。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乳糜尿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身体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高,需全面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权衡手术利弊。
3.孕妇:孕妇患乳糜尿时,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一般优先采取保守治疗,如调整饮食、休息等。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若病情严重,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应在多学科团队(妇产科、泌尿外科等)的协作下进行,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七、生活方式建议
1.饮食调整: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乳糜尿,患者都应遵循低脂饮食原则,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蛋黄等。可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保持营养均衡。
2.休息与活动: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适当的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以免加重淋巴回流负担。
3.定期复查: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尿液、血液等指标,以及进行影像学检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