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与咽炎在早期症状、全身症状、发病相关因素及好发人群、检查鉴别方法等方面存在区别。喉癌早期有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咳嗽咯血等喉部症状,还可能有颈部淋巴结肿大、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与吸烟饮酒等因素相关,好发于50-70岁男性,喉镜可见新生物,影像学可助判断肿瘤情况;咽炎早期咽喉异物感多为间歇性,有刺激性咳嗽,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与多种局部及环境因素相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喉镜见黏膜充血等炎症表现,影像学无肿瘤相关表现,特殊人群需关注各自特点。
一、喉部症状表现
喉癌
声音嘶哑:是喉癌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多为持续性,且会逐渐加重。这是因为肿瘤生长在声带部位,影响了声带的振动功能。例如,喉鳞状细胞癌早期就可能出现声带黏膜表面的小肿物,导致声带振动异常,从而引起声音嘶哑,这种声音嘶哑一般不会因休息等一般措施而明显缓解。
咽喉部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卡着,吞咽时尤为明显,但又难以咳出或咽下。随着病情进展,异物感会逐渐加重,这是由于肿瘤刺激喉部组织引起的异常感觉。
咳嗽咯血:肿瘤表面破溃时可出现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出现咯血。当肿瘤刺激喉部黏膜引起咳嗽,肿瘤组织血管破裂就会导致咯血症状,尤其是中央型喉癌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咽炎
咽喉部异物感:咽炎也会有咽喉异物感,但多为间歇性,且在进食时异物感可能不明显,往往在吞咽唾液时较为明显,且异物感程度相对喉癌较轻,一般不会随病情进展而进行性加重。
刺激性咳嗽:多为干咳,一般不会出现咯血症状。咽炎主要是咽部黏膜的炎症反应,炎症刺激引起咳嗽,通常是因为炎症导致咽部黏膜敏感性增高,受到轻微刺激就会引发咳嗽,且痰量较少,一般无血性痰。
二、全身症状表现
喉癌
颈部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早期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表现为颈部出现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可逐渐增大。这是因为喉癌的癌细胞可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如声门上型喉癌更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
消瘦、乏力:随着病情发展,肿瘤消耗身体能量,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摄取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进食可能因喉部不适而减少,导致身体处于消耗状态。
咽炎
全身症状一般不明显:单纯性咽炎全身症状通常较轻,少数患者可能因气候突变或过度劳累等因素出现轻微的全身不适,如轻度发热等,但一般不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消瘦、乏力等明显的全身症状。
三、发病相关因素及好发人群差异
喉癌
发病相关因素:与吸烟、饮酒、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石棉、芥子气等)、病毒感染(如人乳头瘤病毒16型、18型等)、放射线暴露等因素有关。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致癌物质会长期刺激喉部黏膜,增加喉癌的发病风险;饮酒会损伤喉部黏膜,降低局部免疫力,与吸烟协同增加喉癌发病几率。
好发人群:多见于50-70岁的男性,这与男性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习惯相对较多有关。
咽炎
发病相关因素:主要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分泌物刺激、长期张口呼吸、长期过度用嗓、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粉尘、化学气体刺激等)、过敏因素等有关。例如,教师、歌手等长期过度用嗓的人群,喉部黏膜容易受损,引发咽炎;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过敏原后也容易发生咽炎。
好发人群: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长期处于不良环境中的人群发病率相对较高。
四、检查鉴别方法
喉镜检查
喉癌:喉镜下可见喉部有新生物,形态多样,如菜花状、结节状等,新生物表面不光滑,常伴有溃疡、出血等表现,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例如,通过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电子喉镜检查,能够清晰观察喉部病变情况。
咽炎:喉镜下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或有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但无新生物形成,黏膜表面一般较为光滑,病理检查主要是炎性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
影像学检查
喉癌:CT或MRI检查可了解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有助于临床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例如,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喉部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判断肿瘤是否侵犯喉旁间隙、甲状腺等邻近组织。
咽炎:一般无需进行复杂的影像学检查,但若要排除其他病变时可能会进行简单的颈部超声等检查,通常无明显的肿瘤侵犯及转移等影像学表现。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咽炎相对较多,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蔓延所致,儿童咽炎需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保持口腔清洁、适当多饮水等;而老年人若出现喉部不适症状,更要警惕喉癌的可能,因为老年人各项机能减退,肿瘤生长相对隐匿,但一旦发病可能进展较快,需及时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女性若长期吸烟、饮酒等也会增加喉癌发病风险,应关注自身喉部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喉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