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可引发呼吸系统和全身症状,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辅助检查有血常规、CRP、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及胸部影像学检查等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刺激性干咳、发热、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儿童中婴幼儿症状不典型易现严重并发症,学龄儿童症状较典型;成人中青壮年症状相对较轻,老年人表现不典型易现并发症;辅助检查中血常规白细胞等可正常或轻度变化,CRP轻度升高,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有诊断意义,胸部影像学可见多种浸润影等。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
多为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少量黏痰。儿童支原体感染肺炎时咳嗽症状较为突出,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不会表述咳嗽,但会表现为频繁的呛咳、喘息等。例如,一项针对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研究显示,约80%以上的患儿以咳嗽为首发症状,且咳嗽可持续较长时间,有的可长达数周。
成人支原体肺炎也以咳嗽为常见症状,咳嗽程度轻重不一,有的患者咳嗽较为剧烈,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
2.发热
体温可高可低,多为中等度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但也有部分患者体温可超过39℃。发热持续时间不一,有的患者发热可持续1-3周。儿童支原体肺炎发热持续时间相对成人可能更长一些,且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时可能伴有高热惊厥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成人发热时一般相对婴幼儿来说惊厥等严重并发症较少见,但也可能因高热导致身体不适、乏力等症状。
3.呼吸困难
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加快,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儿童由于胸廓和肺部发育尚未完全,呼吸困难时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如呼吸时胸部起伏较大等。成人呼吸困难时可自觉气不够用,活动耐力下降。
(二)全身症状
1.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乏力,活动后乏力症状加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出现这种全身乏力的表现。例如,儿童患病后可能原本活泼好动,患病期间变得不爱活动,精神状态不佳;成人则可能出现工作效率下降,日常生活中做简单家务都感觉力不从心。
2.头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头痛程度轻重不等。儿童可能表述不清头痛,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成人则可明确表述头痛的部位和程度。头痛可能与发热、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等有关。
3.肌肉酸痛
有的患者会出现肌肉酸痛,以四肢肌肉较为常见。儿童可能表现为不愿活动四肢,成人则可感觉到肌肉酸痛影响肢体的活动。
二、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一)儿童
1.婴幼儿
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除了上述咳嗽、发热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呼吸增快、口周发绀等表现。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例如,有研究发现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比例相对儿童其他年龄段及成人要高一些,需要密切监测呼吸、血氧等指标。
2.学龄儿童
学龄儿童症状相对较典型,咳嗽更为明显,可能会诉说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但实际上是支原体感染累及下呼吸道。此阶段儿童能够较好地表述自身不适,如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也较为明显。
(二)成人
1.青壮年
青壮年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强,支原体肺炎症状相对较轻,但也有部分患者症状较为严重。一般发热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咳嗽等症状经过治疗后恢复较快,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
2.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低下,支原体肺炎的表现往往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咳嗽症状也可能较轻,但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老年人患病后病情进展较快,预后相对较差,需要加强护理和监测。
三、辅助检查表现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可能相对正常或有轻度变化。儿童支原体肺炎时血常规表现可能与成人相似,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不能单纯依靠血常规来确诊支原体肺炎。
(二)C-反应蛋白(CRP)
CRP可轻度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但特异性不高,因为很多感染性疾病都可导致CRP升高。
(三)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多在发病后1周左右出现,3-4周达高峰,然后逐渐降低,是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重要血清学指标。儿童和成人检测方法类似,但儿童由于采血等操作相对困难,需要注意采血的准确性。
(四)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肺部的斑片状阴影、间质改变等。儿童肺部影像学改变可能相对成人更为多样,且婴幼儿肺部炎症吸收相对较慢。例如,部分儿童支原体肺炎在胸部CT上可发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