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损伤有多种症状表现,呼吸系统方面有咳嗽、呼吸困难、气促等,全身有发热、乏力等,影像学可见肺部浸润影、肺实变等,儿童患者症状相对不典型且易低氧,老年患者病情进展快且受基础疾病影响大。
一、常见症状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
多数患者会出现咳嗽症状,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白痰。研究表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损伤患者中,咳嗽是较为常见的早期或持续症状之一,其发生机制与病毒感染导致气道炎症,刺激气道感受器有关。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不同,儿童患者咳嗽可能相对较频繁,但一般程度较成人轻;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咳嗽反射可能相对较弱,但一旦出现咳嗽往往提示病情可能有一定进展。
2.呼吸困难
随着病情发展,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严重时可出现气促、喘息等。重症患者呼吸困难较为明显,可出现低氧血症。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本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且症状可能更严重,因为基础疾病会削弱患者的呼吸储备功能。例如,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感染后气道炎症加重,通气功能进一步下降,呼吸困难会更显著。
3.气促
患者会自觉呼吸急促,在活动后气促症状往往会加重。在影像学检查中可发现肺部有炎症浸润等改变,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导致气促。对于女性患者,在感染后的气促表现可能与男性无明显本质差异,但由于女性生理结构等因素,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对呼吸困难的耐受程度略有不同,但总体机制是相似的。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损伤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从低热到高热不等。发热的机制是病毒感染人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炎性介质释放,从而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儿童患者发热相对较为常见,且可能体温波动较大,这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有关;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减退,发热时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密切关注。
2.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无论是年轻患者还是老年患者,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只是不同人群乏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年轻患者在感染后经过适当休息可能乏力症状缓解较快,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乏力可能持续时间较长,恢复相对较慢。
二、影像学表现相关症状提示
1.肺部浸润影
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如胸部CT等,可见肺部有磨玻璃影、浸润影等表现。当出现肺部浸润影时,往往提示肺损伤的存在。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更容易出现肺部影像学的明显改变,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和肺组织,降低肺的防御功能,使得病毒更容易侵袭肺部并导致更严重的肺损伤。例如,长期吸烟的患者感染后,胸部CT上可能较早出现明显的磨玻璃影等改变,且病情进展可能相对较快。
2.肺实变
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肺实变的影像学表现,这意味着肺损伤较为严重,肺泡和间质有大量炎性渗出等改变,会进一步影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的人群,如肺纤维化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肺实变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其肺部原本就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病毒感染会进一步破坏肺组织,加重肺损伤程度。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一)儿童患者
1.症状相对不典型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损伤时,除了可能出现上述常见症状外,症状相对不典型。例如,部分儿童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而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病毒的反应与成人不同。所以在儿童群体中,需要更加仔细观察非典型症状,以便早期发现肺损伤情况。
2.易出现低氧血症
儿童由于肺功能储备相对较差,在发生肺损伤时更容易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口唇发绀、面色苍白等。医护人员和家长需要密切监测儿童的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二)老年患者
1.病情进展快
老年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肺损伤的病情进展往往较快。这是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包括肺功能、免疫功能等。例如,老年人的肺组织弹性下降,纤毛运动减弱,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降低,病毒更容易在肺部定植并引发严重炎症反应,导致肺损伤迅速加重,可能很快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2.基础疾病影响大
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相互影响,加重肺损伤的程度。例如,高血压患者感染后血压波动可能影响肺部的血液灌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从而使肺损伤难以控制。所以对于老年患者,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损伤时,需要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