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不想做根管治疗有干髓治疗和塑化治疗等替代方式,但各有局限性,不做根管治疗会面临对局部健康(根尖周病变加重、感染扩散至全身)和后续治疗(增加治疗难度、影响牙齿功能保留)的风险,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不做根管治疗有特殊考虑,权衡是否选根管治疗以外方式需从病情评估(牙髓炎阶段、牙齿位置和功能)和患者意愿与全身情况综合考虑,要充分告知利弊并密切随访。
一、牙髓炎不想做根管治疗的可行替代方式及局限性
(一)干髓治疗
1.原理与操作:干髓治疗是将干髓剂放置在冠髓断面,使根髓被药物固定呈无菌干化状态,保留死髓牙的治疗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去除龋坏组织后,暴露牙髓,切除冠髓,放置干髓剂于根髓断面。
2.局限性:干髓治疗远期效果较差,因为干髓剂可能无法完全阻止根髓感染向根尖周发展,容易出现根髓再感染导致根尖周病变复发,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干髓剂可能会分解,失去对根髓的固定作用,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二)塑化治疗
1.原理与操作:塑化治疗是将未聚合的塑化剂注入根管内,使其渗透到残存的牙髓组织及髓腔内感染物中,和组织中的蛋白质、脂肪酸等结合,形成一种无菌性物质,从而达到封闭根管的目的。操作时需要将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尽可能清除后,注入塑化剂。
2.局限性:塑化剂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可能会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而且塑化剂不能使根管壁形成牢固的化学结合,容易出现塑化剂从根管超填到根尖周组织,导致根尖周病变难以愈合,现在也较少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二、不做根管治疗可能面临的风险
(一)对局部健康的影响
1.根尖周病变加重:牙髓炎若不进行根管治疗,感染会通过根尖孔向根尖周组织扩散,引起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会导致患牙剧烈疼痛、咬合痛,根尖区牙龈红肿、压痛,严重时可出现面部肿胀、发热等全身症状;慢性根尖周炎可表现为根尖区牙龈起瘘管、反复肿胀,长期的根尖周病变会破坏牙槽骨,影响牙齿的支持组织,甚至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2.感染扩散至全身:根尖周的感染病灶可能成为潜在的感染源,细菌及其毒素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菌血症等,尤其是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风险更高。
(二)对后续治疗的影响
1.增加治疗难度:如果牙髓炎初期不及时做根管治疗,病情发展后,根管内的感染可能更加严重,根管系统可能变得更加复杂,钙化等情况增多,根管预备的难度增大,而且根尖周病变导致的组织破坏可能影响根管的充填效果,使得治疗失败的概率增加。
2.影响牙齿功能保留:长期的牙髓炎不治疗,牙齿的破坏会逐渐加重,当牙齿破坏到一定程度时,可能无法再通过其他治疗方法保留,只能拔除,影响牙齿的咀嚼功能,进而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和生活质量。
三、不同人群不做根管治疗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
1.乳牙牙髓炎:儿童乳牙牙髓活力旺盛,感染容易扩散,但乳牙牙根会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吸收。如果不做根管治疗,乳牙的根尖周病变可能影响继承恒牙的发育,导致恒牙釉质发育不全、萌出异常等。而且儿童配合度较差,若不及时进行根管治疗,疼痛等症状会影响儿童的进食和心理状态,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不利。
2.年轻恒牙牙髓炎:年轻恒牙的牙髓组织修复能力较强,但如果不做根管治疗,感染会影响牙髓的正常修复,导致牙髓坏死,进而影响牙根的继续发育,出现牙根短、根尖孔未闭合等情况,增加后续治疗的难度。
(二)老年人
1.全身健康因素: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全身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不做根管治疗导致的根尖周病变急性发作可能诱发这些全身疾病的加重,例如高血压患者可能因疼痛等刺激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糖尿病患者感染扩散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2.牙齿功能需求:老年人牙齿数量逐渐减少,剩余牙齿的咀嚼功能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如果牙髓炎不及时做根管治疗导致牙齿丧失,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饮食,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
四、如何权衡是否选择根管治疗以外的方式
(一)病情评估
1.牙髓炎的阶段:如果是早期牙髓炎,牙髓感染局限在冠髓,可考虑干髓治疗或塑化治疗,但要充分告知患者远期效果不佳的可能;如果牙髓感染已经波及根髓,相对而言根管治疗是更彻底清除感染的方法,不做根管治疗的风险更高。
2.牙齿的位置和功能:对于非重要功能区的牙齿,且患者坚决拒绝根管治疗,可考虑干髓或塑化治疗;但对于前牙美观要求高的部位或者重要功能区的牙齿,根管治疗是保留牙齿功能和健康的更优选择,因为非根管治疗方式的远期效果差可能会导致牙齿过早丧失功能或美观受损。
(二)患者意愿与全身情况综合考虑
1.患者意愿: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但要清晰告知不同治疗方式的利弊。如果患者强烈拒绝根管治疗,在其了解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其他替代方式,但要密切随访。
2.全身情况:对于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根管治疗复杂操作的患者,可在评估后考虑相对简单的替代治疗,但要注意替代治疗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做好应急处理准备,如出现根尖周急性炎症时的应急开髓引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