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由牙菌斑等刺激引起的疾病,有牙龈症状、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等表现,病理机制是菌斑致免疫炎症反应致牙周组织破坏,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诊断,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龈上及龈下刮治等,手术治疗用于基础治疗不佳者;牙髓病是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主要因细菌感染等,有疼痛、牙髓活力异常等表现,病理机制是细菌致牙髓炎症、压力升高压迫神经,通过病史采集、牙髓活力测试和X线诊断,保存活髓治疗适用于特定早期情况,根管治疗适用于多数牙髓病情况,二者在多方面有明显区别,需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一、定义与病变部位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疾病,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主要是由牙菌斑等局部因素长期刺激引起,菌斑中的细菌及其毒素侵犯牙周组织,导致牙龈炎症、牙周袋形成、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等一系列病变。例如,慢性牙周炎是最常见的类型,多发生于35岁以上人群,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一些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牙髓病:是发生在牙髓组织的疾病,牙髓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包含神经、血管等。主要病因是细菌感染,如深龋、楔状缺损等牙体硬组织疾病没有及时治疗,细菌感染穿通牙本质层到达牙髓;也可因外伤等导致牙髓受刺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外伤等因素可导致年轻患者出现牙髓病变,而中老年患者多因长期龋病发展引发牙髓病。
二、临床表现
牙周病
牙龈症状:早期多有牙龈红肿、出血,刷牙或咬硬物时易出血,这是因为牙龈受到菌斑等刺激发生炎症,血管通透性增加。比如慢性龈炎患者主要表现为牙龈颜色鲜红或暗红、肿胀,质地松软,探诊易出血。
牙周袋形成:随着病情进展,牙周组织破坏,牙龈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可探及牙周袋深度增加,袋内可有炎性分泌物。
牙槽骨吸收:通过X线片可观察到牙槽骨高度降低、骨密度改变等,牙槽骨吸收会导致牙齿支持组织丧失,进而引起牙齿松动移位。严重时牙齿可逐渐脱落。
牙髓病
疼痛症状: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具有自发性、阵发性、放射性特点,疼痛往往在夜间加重,患者常难以定位疼痛牙齿。例如,患者可能感觉半侧头部都疼痛,但无法明确是哪颗牙。慢性牙髓炎疼痛相对较轻,可有长期冷热刺激痛、偶发钝痛等。
牙髓活力异常:可通过牙髓活力测试判断牙髓状态,患牙髓病时牙髓活力可能减退或无活力。
牙髓坏死表现:若牙髓坏死,牙齿可能变色,呈暗黄色或灰色,失去光泽,温度测试无反应等。
三、病理机制
牙周病:牙菌斑中的革兰阴性厌氧菌等是主要致病微生物,菌斑不断堆积,引发机体免疫炎症反应,免疫系统在清除菌斑等病原体过程中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酶,导致牙周组织破坏,包括牙龈结缔组织纤维破坏、牙槽骨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导致骨吸收等。
牙髓病:细菌侵入牙髓后,牙髓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炎性渗出物积聚,牙髓腔内压力升高,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如果感染未能控制,炎症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牙髓坏死、化脓等。
四、诊断方法
牙周病
临床检查:检查牙龈情况,包括牙龈颜色、质地、出血情况,测量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程度,观察牙齿松动度等。
X线检查: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或根尖片,了解牙槽骨吸收的部位、程度及类型等,如水平型吸收、垂直型吸收等。
牙髓病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是否有牙痛史、牙齿外伤史、充填史等,询问疼痛的特点,如疼痛发作时间、性质等。
牙髓活力测试:包括冷诊法、热诊法等,判断牙髓是否有活力及活力状态。
X线检查:辅助了解牙齿内部情况,如是否有龋坏穿髓、根尖周是否有病变等。
五、治疗原则
牙周病
基础治疗:包括口腔卫生指导,教会患者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口腔清洁方法;龈上洁治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龈下刮治术和根面平整术,去除龈下菌斑、牙石,平整根面,促进牙周组织修复。适用于各型牙周病的初期和中期治疗,所有牙周病患者都需要进行基础治疗,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患者基础治疗方法类似,但要考虑患者的耐受能力,比如年老体弱患者可能需要分次进行洁治等操作。
手术治疗:对于基础治疗后效果不佳,牙周袋深度仍>5mm且有骨下袋等情况,可考虑牙周手术,如牙周翻瓣术等,以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牙髓病
保存活髓治疗:适用于年轻恒牙早期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等情况,可采用间接盖髓术、直接盖髓术等,保留活髓组织,维持牙齿的生理功能。年轻患者由于牙髓修复能力较强,更适合尝试保存活髓治疗,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不可逆性牙髓炎、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病等。通过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清理、成形根管,然后进行根管充填,隔绝细菌再次侵入,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只要符合根管治疗适应证均可进行,但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根管的解剖特点,年轻患者根管较粗大,操作时要注意避免超填等情况。
总之,牙周病和牙髓病在定义、病变部位、临床表现、病理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