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处理方法包括检查诊断、治疗和预防。检查诊断有影像学(超声、X线、CT)和实验室(尿液、血液生化)检查;治疗分保守(大量饮水、药物、运动)和手术(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经皮肾镜取石、开放手术);预防需饮食调整(保证水分、调整食物种类)和保持运动习惯、定期体检。
一、检查诊断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初步发现泌尿系统结石,能显示结石的高回声影及后方的声影,对于肾积水等情况也能较好显示,适用于各个年龄段人群,包括儿童和孕妇(相对安全)。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结石的位置、大小等情况,根据结石在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回声表现来定位结石所在区域。
X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等,能显示90%以上的不透X线结石,但对于尿酸结石等透X线结石显示不佳。在成年人中应用较广泛,但需要考虑辐射剂量问题,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使用。
CT检查:分辨率高,能发现更小的结石,对于各种成分的结石都能清晰显示,是诊断尿结石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适用于症状不典型但高度怀疑尿结石的患者。不过CT有一定辐射,需权衡利弊使用。
2.实验室检查
尿液分析:可发现红细胞、白细胞等,如存在红细胞,提示可能有结石导致的尿路黏膜损伤出血;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合并尿路感染。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尿液分析结果的解读需结合具体情况,例如长期饮水少的人群尿液中成分可能会有变化,可能影响对结石相关情况的判断。
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血钙、血磷、尿酸、肌酐等指标。血钙升高可能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导致尿结石的疾病相关;尿酸升高易形成尿酸结石;肌酐等指标可以反映肾功能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的患者,肾功能情况尤为重要,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尿结石的治疗和预后。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大量饮水:对于较小的结石(直径小于0.6cm左右),鼓励患者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以上,以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不同年龄人群饮水要求需适当调整,儿童需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调整饮水量;老年人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心脏等负担加重,可少量多次饮水。饮水种类以白开水为主,避免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等。
药物治疗:根据结石成分等情况使用相应药物。例如,对于尿酸结石可使用枸橼酸氢钾钠等药物碱化尿液;对于感染性结石,根据尿培养结果使用抗感染药物控制感染。但药物使用需谨慎,尤其要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年龄因素,如儿童一般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药物,老年人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结石排出,如跳绳、爬楼梯等。但运动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对于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的患者,运动要适度,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情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不同,儿童可在家长陪同下进行适量活动,老年人运动要选择较为缓和的方式。
2.手术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等。利用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破碎,然后随尿液排出。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的肾脏等组织对冲击波的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对于孕妇,由于冲击波可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一般不首选该方法。
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术: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等。通过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找到结石,然后进行取石或碎石。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器械的选择和操作的精细程度,儿童的输尿管相对较细,操作需更加轻柔。
经皮肾镜取石术:适用于较大的肾结石等。通过经皮肤穿刺肾脏建立通道,然后进入肾内进行取石。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如儿童的肾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术后恢复等。
开放手术:目前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一些复杂的、其他手术方式难以处理的结石情况。对于各个年龄段患者,开放手术的风险都需要谨慎评估,如儿童开放手术对身体的创伤恢复相对较慢,老年人术后并发症可能较多等。
三、预防措施
1.饮食调整
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是预防尿结石的关键。不同年龄人群都应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儿童要引导其多喝水,避免养成不爱喝水的习惯;老年人要根据自身情况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同时避免在睡前大量饮水影响睡眠。
食物种类:对于含钙结石患者,要限制高钙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和高草酸食物(如菠菜、苋菜等)的过量摄入,但也不宜过度限制,要保证营养均衡。尿酸结石患者要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的大量食用。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蛋白饮食的人群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尿酸结石形成风险;长期高盐饮食的人群要减少盐的摄入,因为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增加结石形成风险。
2.生活方式
运动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习惯,如前面提到的跳绳、爬楼梯等运动,有助于预防尿结石。不同年龄人群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坚持运动,儿童可通过玩耍等方式增加活动量,老年人可选择散步等运动方式。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泌尿系统检查,如超声等,尤其是有尿结石家族史、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人群,要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尿结石并进行处理。对于儿童,虽然尿结石相对较少见,但有相关家族史等情况也应适当进行体检筛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