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单纯性鼻炎病因包括局部因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等)和全身因素(全身慢性疾病等);表现有鼻塞(间歇性、交替性)、鼻涕、其他症状及体征(鼻腔黏膜暗红、下鼻甲肿胀等);治疗包括避免诱因、局部治疗(鼻腔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以及针对儿童、成年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病因
(一)局部因素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疗:急性鼻炎如普通感冒,若多次反复发作且未得到规范彻底的治疗,炎症就可能迁延不愈,逐渐发展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在感冒后若未及时有效控制病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2.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会影响鼻腔通气,导致局部黏膜长期受到气流等刺激,易引发炎症且不易消退,从而诱发慢性单纯性鼻炎。这种解剖结构异常在各年龄段均可存在,若儿童时期就存在鼻中隔偏曲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和鼻腔的发育,可能会使慢性鼻炎的发生风险增加。
3.鼻腔用药不当:长期滥用鼻用血管收缩剂,如萘甲唑啉等,可引起药物性鼻炎,进而发展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成年人若因鼻塞等问题自行长期滥用这类药物较常见,而儿童由于对药物使用的认知和控制能力较差,若家长不恰当使用药物也可能导致类似情况。
4.鼻腔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其炎性分泌物长期刺激鼻腔黏膜,可导致鼻腔黏膜发生慢性炎症改变,引发慢性单纯性鼻炎。
(二)全身因素
1.全身慢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慢性肾炎等,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鼻腔黏膜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或因全身状况不佳而使炎症难以消退,从而引发慢性单纯性鼻炎。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身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鼻腔黏膜的防御能力下降,易反复发生炎症。
2.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维生素C缺乏,可影响鼻腔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维生素A缺乏时,鼻腔黏膜上皮容易发生鳞状上皮化生,影响黏膜的正常分泌、纤毛运动等功能;维生素C缺乏会影响血管的弹性和通透性等,这些都可能导致鼻腔黏膜抵抗力降低,引发慢性炎症。儿童若存在挑食、偏食等情况,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增加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发病风险。
3.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鼻腔黏膜水肿,导致鼻腔通气不畅,长期如此易引发慢性炎症。成年人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会出现此类情况,而在儿童时期若因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未及时发现和治疗,也可能影响鼻腔发育及引发相关炎症。
4.免疫功能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免疫系统攻击自身鼻腔黏膜组织,导致鼻腔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引发慢性单纯性鼻炎。
二、慢性单纯性鼻炎的表现
(一)症状表现
1.鼻塞:具有间歇性和交替性特点。间歇性是指鼻塞在白天、夏季、劳动或运动时减轻,夜间、静坐或寒冷时加重;交替性是指侧卧时,下侧鼻腔阻塞,上侧鼻腔通气较好,转卧另一侧后,另一侧鼻腔又出现阻塞。儿童由于鼻腔空间相对较小,鼻塞可能对其呼吸、睡眠等影响更为明显,如夜间睡眠时可能出现张口呼吸、打鼾等情况。
2.鼻涕:一般为黏液性涕,若继发感染则可变为脓性涕。鼻涕可向后流入咽部,引起咳嗽、多痰等症状。
3.其他症状:可伴有嗅觉减退、头痛、头昏等症状。头痛多为胀痛或闷痛,一般程度较轻。
(二)体征表现
鼻腔黏膜呈暗红色,下鼻甲肿胀,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探针轻压可出现凹陷,移开探针后凹陷迅速恢复。对血管收缩剂反应良好,使用麻黄碱等滴鼻后,下鼻甲可明显缩小。
三、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相关(非药物具体指导)
(一)避免诱因
1.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避免接触粉尘、化学气体等刺激性物质。对于儿童,要注意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打扫房间,减少灰尘积聚。
2.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如患有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贫血患者要纠正贫血状况等,从全身状况上改善机体抵抗力,利于鼻腔炎症的控制。
3.合理用药:避免滥用鼻用血管收缩剂等可能导致鼻炎加重的药物。成年人要注意自身用药的合理性,儿童则需在家长监护下谨慎用药,避免不当用药对鼻腔黏膜造成损害。
(二)局部治疗
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2.3%的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黏膜水肿,改善鼻腔通气。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要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不适或损伤。
2.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鼻腔黏膜炎症反应,缓解鼻塞等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不同年龄段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型。
(三)针对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使用可能影响鼻腔发育的药物,在进行鼻腔冲洗等操作时要由家长协助并确保操作安全、温和。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保证其摄入充足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鼻腔黏膜的正常修复。
2.成年人:成年人要注意自身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以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利于慢性单纯性鼻炎的治疗和康复。
3.老年人:老年人患有慢性单纯性鼻炎时,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监测全身状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在使用药物等治疗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全身健康的影响。同时,要注意鼻腔冲洗等操作的力度和方式,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鼻腔出血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