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分急性细菌性、慢性细菌性及慢性非细菌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表现多样,检查有实验室、影像等方法,治疗依类型而异;前列腺增生随年龄增长发病,表现为排尿困难等,检查有实验室、影像及尿流动力学等,治疗有观察等待、药物及手术等,不同特殊人群有不同情况需考虑。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遭受细菌、非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或因其他非感染因素而引发的前列腺炎症反应。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病原体入侵、自身免疫反应、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等有关,任何年龄段的男性都有可能发病,青年男性相对更为多见。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前列腺组织良性增生性疾病,主要是前列腺间质和腺体成分的增生,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从而引起排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一般在50岁左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
二、临床表现
前列腺炎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起病急骤,可出现高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还可能伴有会阴部及耻骨上区域疼痛。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有灼热感,排尿后或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口流出(即尿末滴白),部分患者可出现会阴部、下腹部、腰骶部等部位的疼痛不适,还可能伴有性功能障碍、精神神经症状等。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主要症状为骨盆区域疼痛,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可伴有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和性功能障碍等,疼痛可出现在会阴部、阴囊、耻骨上区、腹股沟区等部位,精神心理因素对其症状的影响较为明显。
前列腺增生: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症状包括排尿等待、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费力、尿不尽感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潴留、充盈性尿失禁等情况。同时,长期排尿困难可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尤其夜间尿频明显)、血尿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三、检查方法
前列腺炎
实验室检查: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等异常。
尿液和前列腺液分段定位培养:有助于鉴别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类型。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一般无特异性表现,对诊断前列腺炎的价值有限,但可用于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尿道镜检查:急性前列腺炎时禁忌尿道镜检查,慢性前列腺炎时可见前列腺尿道充血、水肿等表现。
前列腺增生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一般无异常,当出现尿潴留并发尿路感染时,白细胞可升高。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测定有助于排除前列腺癌,大多数前列腺增生患者PSA值在正常范围内,但在进行前列腺按摩、导尿等操作后可能会出现轻度升高。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以测定前列腺体积、了解内部结构及残余尿量等。CT和MRI检查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但对于诊断不典型的前列腺增生或需与其他疾病鉴别时可考虑使用。
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评估排尿功能,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排尿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对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
四、治疗原则
前列腺炎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一经诊断,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选用能穿透前列腺包膜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同时需卧床休息、多饮水、通便等一般治疗,高热者给予退热对症治疗,急性尿潴留时可采用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引流尿液。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较为困难,需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疗程一般较长)、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可缓解排尿困难等症状)、前列腺按摩、热水坐浴、中医中药治疗等。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α-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植物制剂、M-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如避免久坐、辛辣饮食等)等。
前列腺增生
观察等待:适用于症状较轻、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需定期进行随访,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可松弛前列腺平滑肌,改善排尿困难症状)、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可缩小前列腺体积)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但一般需要长期用药。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存在明显排尿梗阻或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等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严格掌握。
五、特殊人群情况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可能逐渐进展,且老年人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需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手术风险。
儿童:前列腺炎在儿童中极为罕见,若儿童出现类似前列腺炎的症状,需考虑其他罕见疾病的可能,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对于前列腺增生,儿童一般不会发病,无需考虑相关情况。
妊娠期男性(无实际临床意义,仅理论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相关问题,但如果男性在妊娠期出现泌尿系统相关不适,也应按照成人的一般诊疗原则进行评估和处理,但需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