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流感,可从疫苗接种、个人卫生习惯、环境防控、减少人群聚集、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优先接种人群包括特定年龄段、慢性病患者等,建议流感流行季前接种;要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保持室内通风、清洁物体表面;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
一、疫苗接种
1.接种人群:
一般来说,6月龄-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等属于流感疫苗的优先接种人群。对于6月龄以下婴儿,由于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无法接种流感疫苗,但其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接种疫苗可降低婴儿感染流感的风险。
不同年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能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例如,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使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2.接种时间:
通常建议在流感流行季前接种流感疫苗,我国北方地区一般为10-12月,南方地区可适当延长至12月。提前接种可以使机体在流感季节到来时及时产生保护性抗体。不过,即使在流感季节开始后接种疫苗,仍然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因为流感流行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个人卫生习惯
1.手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至少洗手20秒,可有效清除手上的流感病毒等病原体。例如,在接触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等情况下都应及时洗手。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并监督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因为儿童的卫生意识相对较弱,且更容易通过手-口、手-眼等途径感染病毒。
2.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捂住口鼻,若没有纸巾,可用肘部内侧遮挡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例如,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直接遮挡,飞沫会附着在手上,然后通过接触传播给他人;而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可以有效减少飞沫的扩散。对于幼儿,家长要教导其正确的咳嗽礼仪,当幼儿咳嗽或打喷嚏时,给予合适的遮挡物,如递上纸巾或引导其用肘部遮挡。
三、环境防控
1.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流感病毒的浓度。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都应注意通风,例如在寒冷的冬季,可选择在每天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进行短时间多次通风,而不是一次长时间通风导致室内温度过低。对于有婴幼儿的家庭,通风时要注意避免让冷风直接吹到婴幼儿,可选择在婴幼儿活动区域以外的地方通风,或者将婴幼儿转移到其他房间后再通风。
2.物体表面清洁:
定期对室内的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如桌面、门把手、玩具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酒精等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对于玩具等儿童接触频繁的物品,消毒频率应相对较高。例如,每周至少对玩具进行一次消毒。在选择消毒剂时,要注意根据物体表面的材质选择合适的消毒剂,避免对物体表面造成损坏。对于有免疫力较低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居住的家庭,更要加强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四、减少人群聚集
1.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在流感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如商场、超市、影院等。因为在这些场所中,人员流动大,流感病毒更容易传播。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免疫力相对较弱的人群,更应减少在人员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例如,在流感高发期,可选择在天气较好的时段进行户外活动,而避免在人员拥挤的室内场所长时间停留。
2.保持社交距离:
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一般建议至少1米以上。当周围有人出现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时,应及时远离。在公共场所中,要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尤其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排队等情况下。对于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的场所,要加强通风和人员管理,通过合理安排班级活动、保持教室间距等方式来减少儿童之间的密切接触,降低流感病毒的传播风险。
五、健康生活方式
1.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类、蛋类等,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每天应摄入足够的蔬菜,保证种类多样化,包括绿叶蔬菜、橙色蔬菜等,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对于儿童,要注意培养其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确保营养均衡,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良好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2.适量运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不同年龄人群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应有所不同。例如,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儿童可进行跳绳、踢毽子等户外活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坚持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对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抵抗力。
3.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一般儿童为10-14小时,青少年为8-10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机体进行自我修复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例如,睡眠不足会影响免疫系统中免疫细胞的功能,使机体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要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睡眠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