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气肿是双侧肺部出现肺气肿病理改变,发病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化学物质等有关,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廓改变等,诊断靠影像学和肺功能检查,稳定期要避免危险因素、康复训练、长期氧疗,急性加重期需控制感染、用支气管扩张剂,预后与病情、治疗及自身情况有关,早期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延误则差,儿童预后相对更差。
双肺气肿的发病机制
吸烟因素
吸烟是导致肺气肿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焦油等,会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弱和巨噬细胞功能降低。长期吸烟还会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导致肺部的炎症反应持续存在,进而破坏肺组织的弹性纤维,引发肺气肿。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双侧肺部都可能受到相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出现双肺气肿。
空气污染因素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例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含有大量的有害颗粒和气体。这些污染物会刺激呼吸道,引发炎症,损伤肺组织。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生活的人群,双肺气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能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儿童由于呼吸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污染物的侵害,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可能增加双肺气肿的发病风险。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煤矿工人接触的粉尘、石棉厂工人接触的石棉等。长期接触这些职业性有害因素会导致肺部反复炎症,逐渐破坏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从事此类职业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双侧肺部都可能因为长期接触有害物质而发生肺气肿,出现双肺气肿的病理改变。
双肺气肿的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早期在劳累时可能会出现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在静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例如,轻度双肺气肿患者可能在快速行走、爬楼梯时出现气促,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在穿衣、洗漱等轻微活动时就会呼吸困难。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呼吸困难可能会更早出现且更明显影响其活动能力;老年患者则可能因为基础疾病较多,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被其他症状掩盖,但病情进展可能更快。
咳嗽、咳痰
患者可能会有长期的咳嗽,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痰或泡沫痰,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呈脓性。对于吸烟的双肺气肿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儿童患者由于不会准确表达病情,可能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有痰等,容易被家长忽视,从而延误病情。
胸廓改变
严重的双肺气肿患者可能会出现桶状胸,即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这种胸廓改变在长期患病的患者中较为常见,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外观。
双肺气肿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可见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通过胸部X线可以初步判断双肺是否存在肺气肿的改变以及肺气肿的大致程度。不同年龄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基本的影像学特征是相似的。
胸部CT检查:比X线检查更能准确地显示肺气肿的范围和程度,能够发现X线不易察觉的早期肺气肿病变。对于一些不典型的双肺气肿病例,胸部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肺气肿的重要依据。主要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FEV/FVC比值等。肺气肿患者的FEV/FVC比值会降低,FEV预计值百分比也会下降。通过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程度,对于双肺气肿患者,双侧肺部的通气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肺功能检查可以同时反映双侧肺部的功能情况。
双肺气肿的治疗与管理
稳定期治疗
避免危险因素:首要的是让患者戒烟,远离污染的环境,避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被动吸烟和接触污染物的机会。
呼吸康复训练:包括呼吸肌训练、有氧运动等。呼吸肌训练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效率;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不同年龄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训练方式,儿童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在家长的陪同和指导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的轻度运动方式。
长期家庭氧疗: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家庭氧疗。一般建议每天吸氧15小时以上,通过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急性加重期治疗
控制感染:当双肺气肿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如咳嗽、咳痰加重,痰量增多或呈脓性等感染表现时,需要根据病原菌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例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儿童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在发生感染时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抗生素,避免使用对儿童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的支气管扩张剂有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等。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的剂型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使用雾化吸入的剂型,而成人可能使用吸入剂或口服制剂。
双肺气肿的预后
双肺气肿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及时治疗以及患者的自身情况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并避免危险因素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如果病情延误,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预后则较差。儿童患者由于身体的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双肺气肿的预后可能相对成人更差,需要更加密切地关注和积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