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泛指关节炎性疾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因类型而异,类风湿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其特定表现、检查及治疗原则,还有儿童、老年、妊娠期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关节炎:是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病因多样,包括创伤、感染、退化、免疫异常等。例如创伤性关节炎多因关节受到急性或慢性损伤引起;感染性关节炎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关节所致。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有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共同参与,体内会产生针对自身关节滑膜等组织的抗体,导致关节滑膜炎症、增生,进而侵蚀关节软骨和骨,造成关节破坏。
二、临床表现
关节炎:
症状表现多样:不同类型关节炎症状有差异,如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时可有摩擦感,病情进展可出现关节畸形,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等;感染性关节炎除了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外,常伴有全身感染症状,如高热、寒战等;创伤性关节炎有明确的外伤史,受伤关节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
年龄与性别差异:不同类型关节炎好发年龄和性别有别,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相对多见;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30-50岁女性。
类风湿关节炎:
典型表现:多为对称性小关节受累,如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等,表现为关节晨僵,持续时间常超过1小时,活动后可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疼痛一般较明显,且呈持续性;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关节畸形,如手指的尺侧偏斜、天鹅颈样畸形等。
全身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
关节炎:
一般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有所变化,不同类型关节炎变化不同,如感染性关节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常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骨关节炎患者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血沉、C反应蛋白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特异性检查:针对不同病因的特异性检查,如创伤性关节炎一般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感染性关节炎可进行关节液穿刺检查,若为细菌感染,关节液中可找到病原菌;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可检测自身抗体等,如痛风性关节炎可检测血尿酸水平,痛风患者血尿酸升高。
类风湿关节炎:
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RF)是最常见的自身抗体,约70%的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特异性较高,敏感性也较好,早期诊断价值大。
炎症指标:血沉常增快,C反应蛋白常升高,反映疾病的活动度。
关节液检查:关节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等表现。
四、影像学检查
关节炎:
X线检查:早期骨关节炎X线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骨赘形成等;感染性关节炎X线早期可无特异性表现,晚期可见关节破坏、骨质疏松等;创伤性关节炎X线可显示关节骨折、脱位等创伤痕迹,后期出现关节间隙改变等。
CT及MRI检查:CT对于发现骨关节炎的骨质破坏、关节内游离体等较X线敏感;MRI对于早期发现关节软骨损伤、滑膜炎症等有优势,如类风湿关节炎早期MRI可发现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等。
类风湿关节炎:
X线检查: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虫蚀样改变;晚期可见关节半脱位、纤维性或骨性强直等畸形表现。
MRI检查:能更早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肿等病变,对于评估关节病变的活动程度有重要价值。
五、治疗原则
关节炎:
非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类型关节炎采取相应非药物治疗,如骨关节炎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关节损伤,可进行适当的关节功能锻炼;肥胖患者要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重;感染性关节炎患者要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药物,如骨关节炎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缓解疼痛、肿胀等症状,也可使用软骨保护剂;感染性关节炎需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创伤性关节炎可使用消肿止痛药物等。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关节炎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骨关节炎晚期可行关节置换术等。
类风湿关节炎:
非药物治疗:强调早期、联合、个体化治疗。患者要注意休息,急性期关节制动,缓解期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可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等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消炎)、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如甲氨蝶呤等,延缓病情进展)、生物制剂(针对特定免疫靶点,起效快,控制病情进展效果好)等。
手术治疗:晚期出现严重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考虑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治疗,但手术只是改善功能,不能根治疾病。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关节炎:儿童关节炎病因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等有关,需特别注意感染的排查和早期诊断,治疗时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避免使用对骨骼发育有影响的药物,非药物治疗如康复训练等要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
老年关节炎患者:老年人体质较弱,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关节炎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非药物治疗如运动要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加重关节损伤,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因为关节炎可能影响其生活质量,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
妊娠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妊娠期用药需谨慎,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等可能是相对安全的缓解症状的方法,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