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是指全血血糖低于一定数值的代谢紊乱情况,多数学者认为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可诊断,低体温等高危新生儿低于1.1mmol/L即诊断。其发生与糖原和脂肪储存不足、糖调节机制不完善、代谢需求增加有关,有无症状型和症状型(神经系统、喂养、其他症状),通过血糖监测等诊断,无症状低血糖可尽早喂养,有症状需静脉补糖,预防要加强孕期保健、早产儿喂养及监测高危儿血糖,若不及时纠正会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害。
新生儿低血糖是指全血血糖低于一定数值的代谢紊乱情况,多数学者认为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可诊断,低体温等高危新生儿低于1.1mmol/L即诊断。其发生与糖原和脂肪储存不足、糖调节机制不完善、代谢需求增加有关,有无症状型和症状型(神经系统、喂养、其他症状),通过血糖监测等诊断,无症状低血糖可尽早喂养,有症状需静脉补糖,预防要加强孕期保健、早产儿喂养及监测高危儿血糖,若不及时纠正会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害。
一、定义
新生儿低血糖是指新生儿全血血糖低于一定数值的一种代谢紊乱情况,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新生儿全血血糖低于2.2mmol/L(40mg/dl)可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而低体温、窒息、早产等高危新生儿全血血糖低于1.1mmol/L(20mg/dl)即应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
二、发生原因
(一)糖原和脂肪储存不足
1.早产:胎龄越小,肝糖原、脂肪细胞内储存的糖原和脂肪越少。一般胎龄<32周的早产儿,肝糖原储存量明显不足,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这是因为早产儿在子宫内的发育时间相对较短,来不及充分积累糖原和脂肪。
2.小于胎龄儿:这类胎儿除了糖原储备少外,还可能存在糖异生途径中的酶活性不足等情况,导致血糖产生减少,容易出现低血糖。
3.围生期缺氧、酸中毒:缺氧、酸中毒时,新生儿机体的代谢紊乱,会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过程,使得血糖来源减少,从而引发低血糖。
(二)糖调节机制不完善
1.新生儿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高:新生儿胰岛β细胞功能相对活跃,对血糖的调节敏感性较高,容易出现血糖波动。例如,在母亲分娩过程中使用某些药物等因素影响下,可能导致新生儿血糖快速变化。
2.激素调节失衡:新生儿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等激素的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当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不充分,不能有效地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使得血糖升高机制受限;而胰岛素分泌相对较多,进一步加重低血糖状况。
(三)新生儿代谢需求增加
1.寒冷损伤: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为了维持体温,会增加能量消耗,导致葡萄糖的需求增多。如果此时糖原储备不足,就容易发生低血糖。比如在冬季,新生儿保暖不当,处于寒冷环境中,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感染:新生儿感染时,机体的代谢率增高,葡萄糖的消耗加快。同时,感染可能影响新生儿的糖代谢相关的生理过程,使得血糖不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例如新生儿败血症时,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干扰糖的代谢途径。
三、临床表现
(一)无症状型
大多数低血糖新生儿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这是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强,或者低血糖发生较缓慢,机体尚未出现明显的不适表现。这种情况容易被忽视,往往在常规血糖监测时才被发现。
(二)症状型
1.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出现嗜睡、反应低下、哭声弱、肌张力低下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惊厥。例如,新生儿长时间低血糖可能导致脑功能受损,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出现上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症状。
2.喂养困难:新生儿可能表现出吸吮无力、拒奶等喂养困难的情况,这是因为低血糖影响了新生儿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其进食欲望和进食能力下降。
3.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呼吸暂停、青紫、体温不升等非特异性症状。这是由于低血糖影响了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导致呼吸、循环等方面出现异常改变。
四、诊断方法
(一)血糖监测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缺氧等,应常规进行血糖监测。一般在出生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等不同时间点检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低血糖情况。例如,对早产儿出生后应密切监测血糖,因为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高。
(二)持续血糖监测
对于一些高危新生儿,可采用持续血糖监测仪进行监测,能够更连续、动态地了解新生儿的血糖变化情况,有助于更早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
五、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无症状低血糖:能进食的新生儿可尽早喂养,如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通过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来提升血糖水平。
2.有症状低血糖:需要静脉补充葡萄糖,以快速提升血糖水平,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
(二)预防
1.加强孕期保健:对于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应积极控制血糖,减少胎儿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因为母亲血糖过高可能导致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出生后胰岛素分泌过多,容易引发低血糖。
2.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早产儿出生后应根据其情况尽早开始喂养,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如果不能经口喂养,可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来维持血糖稳定。
3.监测高危新生儿血糖:对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小于胎龄儿、围生期缺氧等,密切监测血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预防低血糖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六、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如果新生儿低血糖得不到及时纠正,可能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运动功能等。例如,长期严重低血糖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认知障碍、脑瘫等后遗症,对新生儿的未来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对于新生儿低血糖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