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出现多种症状。皮肤黏膜有皮疹(颊部蝶形红斑、盘状红斑)、黏膜溃疡;全身有发热、乏力;关节肌肉有关节疼痛、肌肉无力;肾脏受累有蛋白尿、血尿;血液系统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有头痛、精神症状;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腹痛;心血管系统有心包炎、心肌炎等。
黏膜溃疡:可出现口腔或鼻黏膜的溃疡,疼痛明显,多见于病情活动期。女性患者相对更易出现黏膜受累情况,可能与自身免疫相关的局部炎症反应有关,长期慢性疾病状态下,黏膜修复能力可能受影响,导致溃疡不易愈合。
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有发热表现,可为低、中度热,也有部分患者呈高热。发热原因与疾病本身的炎症反应有关,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体内产生过多致热物质。不同年龄患者发热特点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发热可能更易被忽视或表现不典型,而成人相对更易察觉体温变化,但总体都是疾病活动的常见表现之一。生活方式方面,如处于劳累状态时,可能诱发或加重发热症状,因为劳累会使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利于疾病活动。
乏力:患者常感到疲倦、乏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这与疾病导致的全身代谢紊乱、炎症消耗以及机体能量利用障碍等有关。对于有病史的患者,长期的乏力可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需要注意休息与适当活动的平衡,过度休息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等问题,而过度活动又可能加重乏力症状。
关节肌肉症状
关节疼痛:几乎所有患者在病程中都会出现关节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以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腕、膝等关节常见。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女性患者在月经前后等特殊时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关节症状,导致疼痛加重。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不能准确描述关节疼痛,家长需密切观察其活动情况,如是否出现跛行等异常表现。
肌肉无力:部分患者伴有肌肉无力,可影响肢体活动,如上下楼梯困难、持物无力等。肌肉无力与疾病累及肌肉组织以及炎症导致的肌肉代谢异常有关。在儿童患者中,肌肉无力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运动功能的正常发展,需要及时关注并评估病情对肌肉功能的影响程度。
肾脏受累症状
蛋白尿: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受累器官,蛋白尿是肾脏受损的重要表现之一。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中蛋白质含量升高。长期大量蛋白尿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出现水肿等一系列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肾脏受累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肾脏病变相对成人可能更具多样性和严重性,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尿蛋白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血尿:可见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提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血尿的出现意味着肾脏的滤过功能受到影响,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对于有血尿的患者,需要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同时要警惕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情况,尤其是儿童患者,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与自身免疫状态下的抵抗力下降有关。
血液系统症状
贫血:患者可出现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贫血的发生与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等多种因素有关。女性患者由于生理上月经失血等情况,可能加重贫血症状,需要关注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贫血状况。儿童患者贫血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特别重视。
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患者易发生感染,表现为反复感冒、口腔感染等。白细胞减少与自身免疫攻击白细胞或骨髓造血受抑制等因素相关。在有病史的患者中,白细胞减少时机体抵抗力下降,需要注意预防感染,如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等,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风险相对更高,更要加强防护。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表现。血小板减少的机制主要是自身抗体破坏血小板或影响血小板生成。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加重,需要注意观察皮肤黏膜出血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儿童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时,由于皮肤较薄等特点,出血表现可能更明显,需谨慎护理。
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为偏头痛或非特异性头痛。头痛原因与神经系统受累、血管炎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头痛的表现和诱因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头痛可能与疾病导致的颅内血管病变或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头痛的儿科常见疾病,如颅内感染等。
精神症状:可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受累的复杂性使得患者的精神状态受到明显影响,对于有精神症状的患者,需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同时在治疗中要综合考虑对神经系统症状的控制以及患者的心理调节。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更能表达自己的精神情绪变化,而儿童患者可能通过行为异常等表现来体现神经系统受累的影响。
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不振: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影响营养摄入。消化系统受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是引起食欲不振的常见原因。不同年龄患者的食欲情况受疾病影响程度不同,儿童患者可能因为疾病导致的胃肠道不适等原因出现明显的食欲下降,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注意保证营养的合理补充,可采用少量多餐等方式。
腹痛:部分患者有腹痛表现,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腹痛的发生与肠系膜血管炎等消化系统受累的血管病变有关。女性患者在月经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对腹痛症状产生一定影响,需要仔细鉴别是疾病本身的消化系统受累还是其他妇科等原因导致的腹痛,对于儿童患者,腹痛可能是较为隐蔽的症状,需要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包炎:可出现心包积液,表现为胸痛、心悸等,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发现异常。心血管系统受累中,心包炎是较常见的表现之一,炎症累及心包膜导致液体渗出。不同年龄患者的心包炎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的心包炎可能起病较急,需要及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心肌炎:少数患者可发生心肌炎,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心肌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对心肌组织的损伤有关,对于有心血管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心肌受累情况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