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积水是因尿路梗阻致尿液排出受阻,引发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的疾病。病因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临床表现有腰部胀痛、血尿、感染表现、肾功能损害表现及腰部肿块、高血压等体征,诊断靠超声、CT、MRU等影像学及尿常规、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治疗需去除病因(手术或引流)、保护肾功能、预防感染。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先天性因素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这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病因,多与胚胎发育过程中输尿管芽与生后肾组织的连接异常有关,可导致尿液从肾盂流入输尿管受阻,常见于儿童群体,男孩发病相对多见,胎儿时期通过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肾盂分离等异常情况。
膀胱输尿管反流:由于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活瓣功能不全等原因,尿液从膀胱反流至输尿管甚至肾盂,婴儿时期若存在此情况,因膀胱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易发生,可引起肾盂扩张积水,女孩发病率相对高于男孩,部分患儿随着年龄增长可能逐渐改善,但也有部分会持续存在并导致肾积水进展。
2.后天性因素
结石:肾脏或输尿管内的结石可阻塞尿路,导致尿液排出不畅,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男性相对更易患尿路结石,比如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都可能引发梗阻,患者可能有腰腹部疼痛、血尿等表现,通过超声、CT等检查可发现结石及肾积水情况。
肿瘤:肾脏、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肿瘤生长可阻塞尿路,多见于中老年人,例如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等,肿瘤不断增大占据尿路空间,引起尿液引流障碍,进而出现肾积水,患者可能伴有血尿、消瘦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肿瘤及肾积水情况。
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堵塞尿道内口,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膀胱内尿液潴留,进而可引起输尿管反流,导致肾积水,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通过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等可辅助诊断。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腰部胀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为隐痛或胀痛,单侧肾积水时多为单侧腰部不适,双侧肾积水时可表现为双侧腰部胀痛,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哭闹、腹部不适等,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可较明确表达腰部的胀痛感。
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尿,多为镜下血尿,少数为肉眼血尿,如结石引起的肾积水,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可导致出血;肿瘤引起的肾积水,肿瘤组织侵犯血管等也可引起血尿。
感染表现:若肾积水合并感染,可出现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婴幼儿感染时可能表现为发热、拒食、呕吐等,容易被忽视,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肾功能损害表现:双侧严重肾积水长期未得到治疗,可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出现乏力、贫血、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老年人本身肾功能储备相对较差,肾积水对其肾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需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
2.体征
腰部肿块:当肾积水较严重时,可在腰部触及囊性肿块,肿块表面光滑,有波动感,按压时可能有胀痛感,儿童肾积水时家长可能发现孩子腰部有异常包块而就诊。
高血压:部分肾积水患者可出现高血压,可能与肾积水导致肾实质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有关,高血压可进一步影响心脑血管等器官,需监测血压变化。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筛查肾积水的首选方法,可以初步了解肾脏大小、肾盂肾盏扩张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尿路梗阻的病因,如结石、肿瘤等,超声检查无辐射,可重复性强,适用于各个年龄段人群包括胎儿、儿童、成人等,胎儿时期通过产前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肾盂分离等肾积水相关情况以便进一步评估。
-CT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的结构,明确梗阻的部位、程度以及病因,对于复杂的肾积水情况,CT检查有助于精准诊断,如判断肿瘤侵犯范围等,但儿童需谨慎使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可根据病情需要权衡利弊后选择。
-磁共振水成像(MRU):对尿路梗阻的诊断有独特优势,无需造影剂即可清晰显示尿路形态,对于肾功能不全、对碘造影剂过敏等不适合做CT增强检查者较为适用,能较好地评估肾盂肾盏扩张程度及梗阻部位,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应用,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X线辐射检查的人群。
2.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了解尿液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等,若有感染可出现白细胞增多,血尿时可发现红细胞,有助于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结石等情况,但单纯尿常规异常不能确诊肾积水,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能反映肾功能情况,双侧严重肾积水时肾功能检查可发现血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对于评估肾积水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有重要意义,老年人本身肾功能储备低更需关注肾功能指标变化,儿童肾功能处于发育阶段,也需动态监测肾功能变化。
四、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
-手术治疗:对于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引起的肾积水,多采用肾盂成形术,重建尿路通畅;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的肾积水,根据反流程度可选择输尿管再植术等手术方式;结石引起者可根据结石大小等情况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手术;肿瘤引起者需根据肿瘤情况采取相应手术切除肿瘤以解除梗阻。不同年龄段患者手术风险及预后有所不同,儿童手术需考虑生长发育因素等,老年患者手术需评估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
-引流治疗:若患者病情危急,如出现严重感染、肾功能急剧恶化等情况,可先采取肾穿刺造瘘术引流尿液,改善肾功能,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肾穿刺造瘘术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积水患者,包括儿童和成人,操作相对简便,但需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2.保护肾功能
-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对于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除了解除梗阻外,可给予护肾药物辅助治疗(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老年人本身肾功能差,更要谨慎用药及监测各项指标,儿童则需根据其肾功能发育情况精准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保护肾功能,促进肾功能恢复。
3.预防感染
-对于肾积水患者,尤其是合并感染或进行了有创操作(如肾穿刺造瘘术)的患者,需积极预防感染,可根据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儿童使用抗生素需注意选择对肾功能影响小、适合儿童的药物,老年人使用抗生素需考虑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调整剂量,同时要保持尿路清洁等,减少感染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