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血尿原因多样,包括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肾小球疾病、感染性疾病、结石、肿瘤)和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有血尿颜色不同及伴随症状差异,相关检查有尿液、血液、影像学检查;不同人群血尿特点不同,儿童需关注快速变化,女性注意生理结构相关感染,男性警惕肿瘤等,老年人需警惕肿瘤及基础病影响,应及时就医检查并依情况应对。
一、小便血尿的常见原因
(一)泌尿系统自身疾病
1.肾小球疾病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因链球菌等感染后诱发,除了血尿外,还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有关。
慢性肾小球肾炎也较为常见,病程迁延,血尿可为间断性或持续性,患者可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表现为肌酐清除率下降等。
2.感染性疾病
膀胱炎:女性较为多见,主要由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感染引起。除血尿外,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且靠近肛门,容易受到细菌污染而引发膀胱炎。
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肾盂肾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除血尿外,常有发热、腰痛等症状;慢性肾盂肾炎可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血尿可反复出现,患者可能有既往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病史。
3.结石
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较为常见,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引起血尿。这种血尿通常伴有剧烈的肾绞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疼痛程度较为剧烈。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结石,饮食结构、代谢异常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结石形成。
4.肿瘤
泌尿系统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如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血尿多为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可自行停止,容易让患者误以为病情好转而忽视。肾癌也可引起血尿,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同时可伴有腰痛、腹部肿块等表现。
(二)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同时也可能出现血尿。患者血小板计数通常低于正常范围,骨髓穿刺检查可发现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等异常。
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血小板生成不足,同时白血病细胞可能浸润泌尿系统,导致血尿。患者常伴有贫血、发热、骨痛等表现。
2.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累及泌尿系统时可出现血尿。多见于育龄女性,除血尿外,还可伴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多系统受累表现,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等常呈阳性。
二、小便血尿的表现及相关检查
(一)表现特点
1.血尿颜色
肉眼血尿时,血尿颜色可呈洗肉水样、鲜红色等。如果出血量较少,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
2.伴随症状
如伴随肾绞痛,多提示泌尿系统结石;伴随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多考虑泌尿系统感染;伴随低热、盗汗等,需考虑泌尿系统结核等。
(二)相关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明确是否有血尿,以及血尿的程度,同时可初步判断是否有蛋白尿、白细胞等异常,对泌尿系统疾病的初步筛查有重要意义。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有助于鉴别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如果尿红细胞以畸形红细胞为主,多提示肾小球源性血尿;如果以正常形态红细胞为主,则多考虑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2.血液检查
肾功能检查:包括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可了解患者肾功能情况,对于判断是否有肾功能损害以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血常规:可了解患者血常规情况,如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有助于排查血液系统疾病等。
3.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简便无创,可用于初步筛查泌尿系统结石、肿瘤、囊肿等病变,能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的形态、大小等情况。
CT检查:对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的诊断价值较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结石、小的肿瘤等,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病变情况。
静脉肾盂造影:可了解泌尿系统的形态和功能,对于诊断肾盂肾炎、输尿管畸形、结石等有一定帮助,但现在随着CT等检查的普及,其应用有所减少。
三、不同人群小便血尿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
1.特点
儿童出现血尿时,需要特别关注。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多有前驱感染史,除血尿外,可能伴有水肿、高血压等表现,且儿童的病情变化相对较快。
对于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可能与先天性尿路畸形、代谢异常等有关,血尿可能是结石引起尿路黏膜损伤的表现,同时儿童可能不能准确表达身体不适,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排尿情况及是否有腹痛等表现。
2.应对
家长发现儿童尿液异常时,应及时带儿童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要配合医生,如实提供儿童的病史、近期感染情况等。对于儿童泌尿系统疾病,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如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儿童的辐射防护等。
(二)女性
1.特点
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等,出现血尿时多伴有膀胱刺激症状。同时,女性在妊娠期也可能出现一些泌尿系统相关问题导致血尿,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累及泌尿系统出现血尿等。
2.应对
女性出现血尿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要遵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妊娠期女性出现血尿要及时就医,因为妊娠期用药需要特别谨慎,要在医生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三)男性
1.特点
男性出现血尿时,要关注是否有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男性,膀胱癌、肾癌等肿瘤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同时,前列腺炎也可能导致男性出现血尿,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除血尿外,可能伴有会阴部不适、尿频等症状。
2.应对
男性出现血尿时,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直肠指检、前列腺超声等排查前列腺疾病,进行泌尿系统超声、CT等检查排查肿瘤等病变。如果是肿瘤等严重疾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治疗。
(四)老年人
1.特点
老年人小便血尿更要警惕肿瘤性疾病,如前列腺癌、膀胱癌等。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影响泌尿系统,导致血尿。例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且感染不易控制,可能出现反复血尿。
2.应对
老年人出现血尿时,要全面评估其健康状况,在进行检查和治疗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对于肿瘤性疾病,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能选择保守治疗等。同时要控制好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减少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