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溶栓时间

来源:民福康

急性肺栓塞溶栓最佳时间窗为发病后14天内,影响溶栓时间选择的因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高危、中危、低危肺栓塞影响时间选择)和出血风险评估(年龄、基础疾病、近期创伤手术史等影响出血风险进而影响时间选择),评估流程为先初步评估(通过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初步判断并评估),再详细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出血风险详细评估及考虑生活方式因素等)来选择溶栓时间。

一、急性肺栓塞溶栓的最佳时间窗

1.早期溶栓的重要性

急性肺栓塞发病后的早期溶栓能够及时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的血流灌注。一般认为,在急性肺栓塞发病后的14天内进行溶栓治疗都可能有一定获益,但最佳时间窗是发病后的前14天内。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发病后尽早溶栓,如在2周内,可最大程度地减少血栓对肺循环和右心功能的影响。例如,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发病3天内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其血流动力学改善的效果往往比发病1周后接受溶栓的患者更明显。

对于年龄因素,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在急性肺栓塞溶栓时间窗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但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更多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在评估整体病情和出血风险后,综合判断溶栓时间。对于女性患者,在时间窗的把握上与男性患者相似,但需要考虑女性的特殊生理情况,如妊娠相关的肺栓塞等特殊情况,妊娠相关肺栓塞的溶栓时间需要在权衡妊娠风险和肺栓塞导致的严重后果后谨慎决定。

2.延误溶栓的不良影响

如果延误溶栓时间,血栓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右心功能不全加重,出现右心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随着时间推移,血栓机化程度增加,溶栓药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同时出血等溶栓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可能相对增加。例如,发病超过2周的患者,血栓已经部分机化,溶栓时溶解血栓的难度增大,而出血风险可能因机体对血栓的反应性变化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延误溶栓会使患者的预后变差,死亡率升高。

二、影响急性肺栓塞溶栓时间选择的因素

1.病情严重程度

高危肺栓塞:对于出现休克或持续低血压等高危表现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应尽快进行溶栓,最好在发病后尽快启动溶栓治疗,一般不超过14天。因为高危肺栓塞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及时溶栓能够快速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死亡率。例如,有研究显示,高危肺栓塞患者在发病12小时内接受溶栓,其生存率明显高于发病12小时后接受溶栓的患者。

中危肺栓塞:中危肺栓塞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但存在右心功能不全或心肌损伤的表现。对于这类患者,溶栓时间的选择需要综合评估。一般建议在发病后7-14天内进行评估,若患者有向高危转化的趋势,应尽早溶栓;若病情相对稳定,可在详细评估出血风险等因素后,选择合适的溶栓时间。例如,中危肺栓塞患者如果在发病后1周内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进行性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启动溶栓。

低危肺栓塞:低危肺栓塞患者一般不需要溶栓治疗,但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大面积肺栓塞的低危表象等,溶栓时间的选择也需要谨慎。通常低危肺栓塞患者溶栓时间的选择需要非常严格评估,因为溶栓可能带来的出血风险可能超过其获益。一般在发病后14天内,如果经过仔细评估认为溶栓获益大于风险,可考虑溶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2.出血风险评估

年龄相关出血风险: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出血风险相对较高。例如,7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溶栓时,出血风险比年轻患者高。所以对于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在选择溶栓时间时,需要更谨慎地评估出血风险,可能需要延迟溶栓时间,或者在溶栓过程中更密切监测出血情况。而年轻患者一般出血风险相对较低,溶栓时间窗的选择相对更宽松,但也不是绝对的,仍需要综合病情评估。

基础疾病相关出血风险:对于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溶栓出血风险增加,在选择溶栓时间时需要考虑。例如,患者收缩压长期高于160mmHg,在急性肺栓塞时溶栓,出血风险较高,可能需要推迟溶栓时间,先将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后再评估是否溶栓。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溶栓出血风险也较高,需要在评估肺栓塞病情的紧迫性和出血风险后,选择合适的溶栓时间。如果肺栓塞病情允许,可适当延迟溶栓时间,先治疗消化道溃疡相关风险因素;如果肺栓塞病情紧急,则需要在严密监测出血的情况下进行溶栓。

近期有创伤或手术史的患者:近期有过大手术(如1-2周内)或严重创伤的患者,溶栓出血风险极大,一般不建议在近期内进行溶栓,需要根据肺栓塞病情的严重程度,评估延迟溶栓的风险和继续等待的风险后,再决定溶栓时间。例如,患者在1周前进行了腹部大手术,此时发生急性肺栓塞,溶栓出血风险极高,可能需要先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如抗凝等,待手术创伤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评估是否溶栓。

三、急性肺栓塞溶栓时间选择的评估流程

1.初步评估

首先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以及基本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等,快速判断是否为急性肺栓塞,并初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例如,通过心电图发现右心负荷加重表现(如SⅠQⅢTⅢ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等,初步判断为急性肺栓塞。同时询问患者的基础疾病、近期创伤手术史等情况,进行初步的出血风险评估。

在年龄方面,详细询问患者的年龄,对于老年患者更要重点关注其基础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多器官功能减退情况。对于女性患者,要询问是否妊娠等特殊情况,这对后续的溶栓时间选择至关重要。

2.详细评估

病情严重程度的详细评估:通过心脏超声评估右心功能情况,如右心室与左心室直径比值等指标,判断是高危、中危还是低危肺栓塞。对于高危肺栓塞患者,尽快启动溶栓;对于中危和低危患者,进一步评估。对于中危患者,还需要结合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来判断右心功能不全和心肌损伤的程度,以决定溶栓的紧迫性。

出血风险的详细评估:进行详细的出血风险评分,如基于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的出血风险评分系统。对于有较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如出血风险评分较高的患者,需要谨慎选择溶栓时间,可能需要延迟溶栓,或者在溶栓过程中采取更严密的监测措施。例如,出血风险评分高的患者,在发病后的前7天内可能先不急于溶栓,而是先通过抗凝等治疗稳定病情,待出血风险降低后再评估是否溶栓。

在考虑生活方式因素时,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吸烟可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但在溶栓时间选择上主要还是依据病情和出血风险评估,不过需要在溶栓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因吸烟可能导致的呼吸道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的患者,需要评估其肝脏功能等情况,因为酗酒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等,进而影响溶栓药物的使用和出血风险,在溶栓时间选择上要综合这些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指肺动脉受到内源性栓子或外源性栓子堵塞,从而引起的急性肺循环障碍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表现是什么样的?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急性肺栓塞的病人心电图会表现出ST-T改变,比如ST段压低、T波倒置等情况。病人也可能表现出肺型P波、电轴右偏等异常表现。有些病人伴随心律失常症状,比如频发房早、频发室早、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异常情况。
肺栓塞怎样治疗方法?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栓塞的治疗应当选择抗栓或者是溶栓治疗,一般的份酸菜都是有下肢静脉血栓脱落,经过血液的循环进入身体各个部位造成的,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还需要手术治疗。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的劳累。要注意穿弹力袜能很好的防止血栓的脱落,也能防止外伤,要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要耽误病情。
常见肺栓塞的治疗方法?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栓塞治疗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或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经过一根注肺导管,把肺里边血栓绞碎,然后再经过这种抽吸导管,把血栓抽吸出来;溶栓治疗:可使肺动脉内血栓溶解,改善肺组织血流灌注,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
肺栓塞的治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栓塞的治疗,首先是需要溶栓及抗凝,大部分病人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的同时,进行rtpa溶栓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d2聚体的变话,在抗凝及溶栓的基础之上,可给病人应用途改善循环的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等。
肺栓塞是什么?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栓塞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大多数是由于静脉血栓或者是盆腔静脉血栓,也有可能是妇科手术等原因导致血栓脱落导致的呼吸系统的疾病。肺栓塞是比较危重的疾病,根据病情的状况,按照医生的指导采取药物或者是手术治疗。在治疗期间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不要私自调整药量。
如何治疗肺栓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栓塞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一旦患上该疾病后,首先需要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病人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同时要做好吸氧工作。如果表现出了休克的情况就需要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病人还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这是治疗肺栓塞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栓塞的表现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也就是肺栓塞三联征,不是很典型,导致呼吸困难是最多见的,胸痛也比较多见,特别是和呼吸相关的吸气疼、呼气疼,咯血的情况比较少,只有肺动脉栓塞后肺缺血、缺氧导致肺组织的坏死,才会表现出咯血,咯血的发生率在15%~20%左右。平常注意休息,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患有肺栓塞怎样治?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栓塞可以采用溶栓治疗或手术治疗。溶栓治疗:可使肺动脉内血栓溶解,改善肺组织血流灌注,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同时,又能溶解深静脉系统的血栓,减少栓子来源,减少肺栓塞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和远期预后;手术治疗:经过一根注肺导管,把肺里边血栓绞碎,然后再经过这种抽吸导管,把血栓抽吸出来。
肺栓塞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栓塞一般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如果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导致机体内缺乏抗凝血酶、纤溶酶原等物质,与凝血、纤溶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或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血液淤滞、血管内皮受损,也可能会诱发肺栓塞。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晕厥或者精神紧张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伴有心跳不规律、腿部疼痛
26岁肺栓塞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深静脉血栓经过溶栓治疗有脱落的风险,深静脉放滤网唯一的目的是避免血栓脱落,避免脱落的血栓经过血液循环运行到其他器官造成栓塞,去脑栓塞,肺栓塞等。因此需要看自己的选择了。
什么是急性肺栓塞
王长远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急性肺栓塞主要指既往没有肺栓塞病史,没有血管急性病史,但是突然发作的肺栓塞。这种肺栓塞症状重,起病突然,没有任何的诱因,患者突然感觉明显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大于30次每分,这种呼吸困难经过吸氧,或者坐起来端坐呼吸,都没有明显的好转。突然出现明显的胸痛,还有咳血突然发作,而且心电图会改变,经过肺强化CT的检查,明显地见到肺动脉主干或者分支的
肺栓塞的检查方式
王长远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肺栓塞的检查方法有很多,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晕厥的表现,特别既往还有久坐、肿瘤的病史,如果考虑肺栓塞,就要给予做相应的检查来明确诊断。首先到医院检查的是凝血功能,主要看二聚体。如果二聚体明显升高,就要考虑有肺栓塞的可能性。如果肺栓塞是正常值,可以初步排除肺栓塞。另外就是查心电图,有些患者心电图会出现心肌缺血的改变或右束支传导
肺栓塞如何治疗
方宏 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三甲
肺栓塞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如果是严重急性肺栓塞,需要考虑手术取栓或是介入导栓,加上局部溶栓和华法林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综合治疗。至于慢性肺栓塞,可以采取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以促成血栓溶解。同时,针对心肺功能影响,也可以通过改善心脏功能等措施来缓解症状。
肺栓塞严重吗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栓塞还是比较严重,肺栓塞多是由于肺循环栓子脱落,比如患者有心房颤动,心房内出现有血栓,血栓脱落进入肺部导致栓塞,有可能是空气栓塞、脂肪栓塞等。一旦出现肺栓塞,患者会有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特点,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肺栓塞重症死亡率非常高。
肺栓塞的早期症状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肺栓塞的早期症状表现不一,轻重不等。比较少量肺栓塞患者,可能没有症状。比较严重是肺动脉主干被栓塞,症状比较严重,基本上起病比较突然,会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胸闷、呼吸困难,有一部分伴有明显的胸痛、咳嗽。咳嗽一般是干咳,也可能是痰中带血或有整口咯血,伴有晕厥。
肺栓塞能治愈吗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部分肺栓塞是可以治愈的,肺栓塞一般会有三种结果:第一,有些肺栓塞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抗凝治疗或者溶栓治疗,病情可以完全治愈,不遗留任何后遗症。第二,有些肺栓塞的患者病情很凶险,即使给予了规范的治疗,患者的病情仍然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出现心脏停止,危及到生命。第三,部分肺栓塞患者即使给予了规范的溶栓或者抗凝治疗,但不会完全治愈,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