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肾积水是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致肾内压力增高、肾盂肾盏扩张等的病症,常见病因有尿路梗阻(先天性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后天性如结石、肿瘤、腹腔病变压迫)和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表现有腰部胀痛、血尿、感染表现及腰部包块等;诊断靠B超、CT、静脉肾盂造影等;治疗需去除病因(如先天性狭窄手术、结石相应治疗、肿瘤手术等)和缓解肾积水(轻时观察,重时引流);不同人群(儿童、成年、老年)有不同特点及应对,儿童多先天性需早查早治,成年病因多样要综合考虑,老年合并基础病需谨慎治疗。
一、右肾积水的定义
右肾积水是指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蓄积后肾内压力增高,肾盂肾盏扩张,肾实质萎缩,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症。
二、常见病因
尿路梗阻
先天性因素:婴幼儿时期可能存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这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原因,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该部位的结构异常,导致尿液引流不畅,从而引起右肾积水。例如,在胚胎时期输尿管芽发育异常等情况可引发此类狭窄。对于儿童患者,先天性尿路梗阻是导致右肾积水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先天性梗阻部位有所差异,婴儿期多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而年长儿可能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情况也可导致梗阻进而引起右肾积水。
后天性因素:成年人中,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的后天性尿路梗阻原因。右肾结石可堵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右肾积水。比如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等都可能在输尿管内形成梗阻。此外,泌尿系统肿瘤也是原因之一,如右侧输尿管肿瘤、肾盂肿瘤等,肿瘤生长堵塞输尿管,造成尿液排出障碍。另外,腹腔内的病变也可能压迫输尿管导致梗阻,如肠道的肿瘤、异位血管等压迫右侧输尿管,使得尿液无法正常通过,引发右肾积水。
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系统病变可影响膀胱的排尿功能,如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当膀胱排尿功能出现障碍时,尿液不能完全排出,膀胱内压力升高,可通过输尿管反流至右侧肾脏,引起右肾积水。这种情况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例如脊髓损伤患者,由于支配膀胱的神经受到损伤,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导致排尿困难,进而引发肾积水。
三、临床表现
症状表现
腰部胀痛:患者可能会感到右侧腰部隐痛或胀痛,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劳累后,症状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肾盂肾盏扩张,肾包膜受到牵拉引起的疼痛。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情况,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儿童的异常表现。
血尿: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这是由于尿路梗阻时,肾盂肾内压力增高,导致肾乳头黏膜充血、破裂出血等原因引起。如果是结石引起的右肾积水,可能会同时伴有尿痛等症状,因为结石在移动过程中会损伤尿路黏膜。
感染表现:如果肾积水合并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例如,细菌在积水的尿液中滋生繁殖,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此时患者的全身症状和局部尿路刺激症状较为明显。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感染可能更容易发生且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特别关注。
体征表现
腰部包块:当肾积水较严重时,可在右侧腰部触及囊性包块,质地柔软,有波动感。在儿童体检时如果发现腰部有异常包块,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肾积水的可能。
四、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B超检查:是诊断肾积水的首选方法,可初步了解右肾积水的程度、肾盂肾盏扩张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尿路梗阻的部位等。B超检查无创、方便,能够清晰显示肾脏的形态、大小以及肾盂肾盏的结构。例如,通过B超可以测量肾盂前后径,一般肾盂前后径大于10mm可考虑有肾积水可能,随着径线增大,肾积水程度可能加重。对于儿童患者,B超检查也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能够准确评估肾脏情况。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泌尿系统的结构,对于明确梗阻的部位、原因等有重要价值。CT能够发现B超难以察觉的小结石、肿瘤等病变。例如,对于怀疑有输尿管肿瘤导致右肾积水的患者,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静脉肾盂造影(IVP):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在泌尿系统的排泄情况,了解肾盂肾盏的形态、输尿管的走行等,有助于明确梗阻的部位和程度。但对于肾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会受到限制,因为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排泄,严重肾功能不全时造影剂排泄障碍可能影响检查结果。
五、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对于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可采用手术治疗,如肾盂成形术,通过重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的结构,恢复尿液的正常引流。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狭窄程度等。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很重要,一般建议在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以保护肾功能。
对于结石引起的右肾积水:如果结石较小,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大量饮水、适当运动等,促进结石排出;如果结石较大,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或经皮肾镜取石等方法。例如,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cm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结石远端有梗阻、妊娠等患者不适用。
对于肿瘤引起的右肾积水: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切除肿瘤等。如果是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一般预后较好;如果是恶性肿瘤,可能需要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缓解肾积水
对于肾积水较轻、肾功能较好的患者:可以先观察,定期复查B超等检查,了解肾积水的变化情况。同时,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等,以减少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对于肾积水较严重、肾功能受损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先放置输尿管支架管或进行肾穿刺造瘘术,引流尿液,缓解肾积水,保护肾功能,然后再进一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对于因肿瘤晚期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肾穿刺造瘘术可以暂时缓解肾积水,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
六、不同人群的特点及应对
儿童患者
儿童右肾积水多与先天性因素有关,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功能对积水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一旦发现儿童有腰部包块、哭闹不安等疑似肾积水的表现,应尽早进行检查,如B超等。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手术风险相对成人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手术的精细操作,以减少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恢复情况,包括肾功能恢复、伤口愈合等情况,加强术后护理。
成年患者
成年右肾积水的病因多样,如结石、肿瘤、神经源性膀胱等。对于成年患者,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手术史、家族史等。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成年患者的生活方式、工作情况等因素。例如,对于因长期久坐、饮水少等生活方式导致结石形成引起肾积水的成年患者,需要建议其改变生活方式,增加饮水量,适当运动等。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成年患者,在治疗肾积水的同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控制好血糖、血压等指标,以促进整体康复。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右肾积水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例如,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考虑到老年患者可能对造影剂的耐受性较差,对于需要进行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的老年患者,要评估其肾功能和心功能等情况。在治疗方面,对于老年患者的尿路梗阻等病因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选择相对温和、对身体负担较小的治疗方式。同时,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加强术后的护理和监测,预防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