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什么症状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足因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发,其症状包括感觉异常相关的感觉减退或丧失(如老年、病程长等患者易出现,表现为足部对刺激感知迟钝)和感觉过敏(如年轻、病程短但控制不佳等患者易出现,表现为对正常刺激过度反应);血管病变相关的皮肤改变(如老年、长期吸烟、病程长且控制不佳等患者易出现,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色泽改变等)和足部温度改变(如老年、生活在寒冷环境、病程长且血管病变严重等患者易出现,表现为足部温度低于正常);感染相关的局部表现(如老年、个人卫生差、血糖控制不佳等患者易出现,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等)和全身表现(如老年、女性、生活方式不健康、病程长并发症多等患者易出现,表现为发热、寒战、乏力等,严重可致感染性休克)。

一、感觉异常相关症状

1.感觉减退或丧失

年龄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进展可能更易出现感觉减退,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神经修复能力下降,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损害更容易累积。例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感知足部的温度、疼痛等刺激,对微小的损伤不易察觉。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女性糖尿病患者若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在早期就会出现足部对触觉等感觉的敏感度降低,可能与女性对自身身体感觉变化相对更关注有关,但这并非绝对的性别差异导致的特异性症状。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发生风险高,感觉减退出现更早。比如长期久坐、很少进行足部感觉锻炼的患者,足部感觉神经受损后,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明显。

病史影响: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如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发生率较高,感觉减退或丧失的概率更大。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环境持续损伤神经纤维,随着时间推移,神经病变逐渐加重。

具体表现:患者可能感觉足部麻木、刺痛、灼热感等异常感觉逐渐消失,对疼痛、温度、压力等刺激的感知变得迟钝。例如,用温水泡脚时,无法准确感知水温,容易被烫伤,因为不能及时感觉到水温过高。

2.感觉过敏

年龄因素:在一些年轻糖尿病患者中,尤其是糖尿病病程较短但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感觉过敏。年轻患者神经对高血糖的应激反应可能更强烈,导致感觉过敏。比如部分年轻糖尿病患者足部对轻微的触碰就会有强烈的不适感。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感觉过敏,但可能在不同个体上表现程度略有不同。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加重感觉过敏。长期精神紧张的糖尿病患者,神经敏感性可能升高,更容易出现足部感觉过敏。

病史影响:糖尿病病程较短但血糖控制不稳定的患者,感觉过敏相对更易出现。因为血糖波动大对神经的刺激更频繁,导致神经处于高敏状态。

具体表现:足部对正常的衣物摩擦、轻微的触碰等刺激产生过度的反应,患者会感觉足部异常疼痛、不适,即使是很轻的接触也会让患者难以忍受。

二、血管病变相关症状

1.皮肤改变

年龄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病变更易发生,皮肤改变也更明显。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快,足部血管受累后,皮肤营养供应不足,出现皮肤干燥、弹性差等情况。例如,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可能像砂纸一样粗糙,缺乏水分和弹性。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女性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血管病变,皮肤干燥、色泽改变等情况可能与女性皮肤本身的一些特性有关,比如女性皮肤相对较薄,血管病变对皮肤的影响可能更易观察到色泽的变化等。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血管病变,导致足部皮肤缺血更严重,皮肤色泽改变更明显。长期吸烟的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皮肤可能呈现苍白或发绀等异常色泽。

病史影响: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不佳的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皮肤改变显著。如病程超过15年,且未良好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会出现明显的缺血表现,如皮肤干燥、脱屑、色泽异常等。

具体表现:皮肤干燥、脱屑,色泽改变,可表现为苍白、发绀或暗红等。皮肤弹性降低,失去正常的光泽,严重时可能出现溃疡等情况。例如,足部皮肤可能变得很干燥,容易出现裂纹,颜色呈现不正常的暗红色,提示足部血液循环不良。

2.足部温度改变

年龄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功能减退,足部温度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足部温度异常。老年患者足部可能比正常温度低,因为血管病变导致血液灌注不足,产热减少。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糖尿病患者若足部血管病变,可能在感知足部温度时更关注,比如女性可能更早发现足部较对侧温度低的情况。

生活方式影响:寒冷环境下未注意足部保暖的糖尿病患者,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足部缺血,导致足部温度降低。例如,在寒冷冬天,不注意足部保暖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温度会明显低于正常。

病史影响:糖尿病病程长且血管病变严重的患者,足部温度改变更明显。如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足部温度会显著降低,甚至比健康足部温度低数度。

具体表现:足部温度低于正常,触摸时感觉发凉,与对侧足部或正常足部相比温度有明显差异。

三、感染相关症状

1.局部表现

年龄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但感染容易扩散。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发生足部感染时,可能局部红肿热痛表现不如年轻患者明显,但感染可能迅速向深部组织蔓延。例如,老年糖尿病足感染时,足部红肿可能不严重,但可能很快出现化脓、坏疽等情况。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者足部感染的局部表现主要取决于感染的程度和部位等,但女性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足部真菌感染,可能因足部多汗等情况更易发生,局部会出现瘙痒、红斑、脱屑等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个人卫生习惯差的糖尿病患者,如不经常清洁足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例如,长期不洗脚,足部细菌滋生,容易引发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病史影响:糖尿病控制不佳,血糖长期较高的患者,感染风险高,一旦发生感染,局部症状可能更严重。如血糖持续>10mmol/L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糖尿病足患者,感染部位炎症反应可能更剧烈。

具体表现: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发热,可伴有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出现溃疡、坏疽等。例如,足部某一部位出现红肿,按压有疼痛,随后可能有脓液流出,溃疡面逐渐扩大等。

2.全身表现

年龄因素:老年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全身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老年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而不像年轻患者那样出现高热、寒战等典型全身感染症状。比如老年糖尿病足感染时,体温可能仅轻度升高,在37.5-38℃左右,同时伴有疲倦、食欲减退等表现。

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糖尿病患者感染后可能因体质等因素,全身症状恢复相对较慢。例如,女性糖尿病足感染后,发热消退时间可能比男性长一些。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如营养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感染后全身状况更差。长期营养不良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可能出现消瘦、贫血等全身表现,影响感染的恢复。

病史影响:糖尿病病程长、并发症多的患者,感染后全身状况更差。如糖尿病合并肾病、心脏病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加重、肾功能恶化等全身表现,使病情更加复杂。

具体表现:可出现发热、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意识障碍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为足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局部溃烂、感染性疾病,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足能治疗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可以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的治疗包括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戒烟和戒酒。在有感染的情况下应选择抗感染治疗。坏死组织的患者应及时清创。对于下肢血管闭塞、供血不足的患者可选择介入治疗。对于严重坏疽的患者应选择截肢。
糖尿病足能不能治好?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可以治疗好的。不过糖尿病足的治疗在临床上比较困难。如果整个脚是黑色和坏死,它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但是在糖尿病早期,如果经过各种手段控制好血糖,可以减轻病变对神经和血管的损害。经过一系列的规范化治疗,糖尿病足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糖尿病足能治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轻的能治好,如果比较严重的话预后就很差了。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大血管以及微血管,还有周围神经共同损害导致的。它的治疗首先应当严格控制血糖、血脂以及血压,局部应用抗感染的药物。糖尿病足如果早期治疗,预后还是比较好的。
早期糖尿病足能治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早期糖尿病足是可以治好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后期比较多见的一种并发症之一,在早期病情比较轻的时候是可以经过有效的治疗手段恢复的。正常恢复的时间比较的长,主要是经过自己日常的生活习惯来改善的。平时用药的同时要注意脚部的卫生,每天用温水洗脚,适当的按摩脚部来促进血液的循环。
患了糖尿病足能治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可以治愈的,但需要根据合理的方法以及平时的药物控制。形成糖尿病足是由于下肢血管闭塞和神经病变的结果所导致的,因此在治疗糖尿病足时首先应当针对性的控制血糖。在平时要及时的去医院对血糖浓度进行监测,可以服用适量抗生素,此外在平时注意不要让身体受伤,这样会导致感染,因此增加了病情严重,在生活中不
糖尿病足真的能治好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治是能治好的,但是应当要把自己的血糖控制好,正常在加强血糖监测的基础上,使用胰岛素治疗,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并要持久控制。同时,要纠正脂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纠正水肿。对于严重的糖尿病足病人,尤其是合并肾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的病人,还需
糖尿病足的症状有哪些?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的症状和体征因病程和病变严重程度而不同。轻者只有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可以表现出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严重者在溃疡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脚趾、脚跟或前脚背局限性坏疽,甚者可以表现出全脚坏疽。
糖尿病足初期症状与治疗是什么?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临床中患有糖尿病足的病人初期正常会表现出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同时还会伴随肢端发凉、发麻和局部皮肤溃烂等症状,但由于个人体质以及病情程度存在差异,所以所表现的症状也会所有不同;病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卡波糖胶囊和利奈唑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其次还可以应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药镇痛消炎。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足需不需要做手术?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足的病人来说,有没有必要做手术,要根据足部的血液循环受阻情况来进行判断。如果足部已经表现出了坏疽,那应当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其次,如果表现出了急性骨髓炎,也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但如果血液循环没有完全受阻,病变较轻,可进行保守治疗。
糖尿病足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的护理确诊抱括运动无耐力,有传染的危险,舒适度发生改变,并发症(糖尿病)焦虑,技术缺少,潜在并发症(低血糖)。早期的护理主要是要防寒,穿合适的鞋、鞋垫、袜子。鞋底不要太薄,适当的活动,要勤仔细观察自己的脚有否破溃、红肿等表现,不要泡脚,不要实施足底的推拿,避免刮擦,始终保持皮肤的完整性。积极
糖尿病足久治不愈的原因是什么?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治疗起来现在难度还是很大,在地方上或者是有很多外科医生,经过治疗以后,病人是长期不愈,因为糖尿病足是一个需要多学科进行协助治疗,需要内分泌科医生,需要血管外科医生,需要骨科医生以及需要专门处理创面大夫进行综合治疗,不是说是单纯在某一个科室进行治疗就可以。因为现在在医院里对床位使用率或者是住院周期影响比较大,糖尿病足病人一般需要治疗
糖尿病足保肢和截肢的治疗标准如何判断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保肢还是截肢还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病人保肢意愿比较强烈,然后结合着身体状况,然后才能给出治疗建议,对于身体条件比较差,而且对于保肢意愿不是很强病人,可能是考虑截肢治疗,而对于保肢治疗意愿比较强,同时身体条件还可以情况下,因为进行保肢治疗得需要经过好多次手术才能够进行保肢,需要进行血管开通手术,下肢这种骨搬运
糖尿病足会复发吗?
赵会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可以复发,因为糖尿病足溃疡是可以治疗,但是糖尿病现在是没人可以治疗,现在糖尿病治疗主流就是通过内科药物治疗,把血糖维持在一个正常水平。糖尿病足局部溃疡虽然经过治疗好了以后,但是糖尿病基础疾病还是存在,足部血管通过骨搬移手术可以改善足部微循环,但是如果说后期血糖水平控制不好,还可能会造成局部微循环血管再出现堵塞情况下,所以如果第一次
糖尿病足与脚气鉴别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时导致的并发症,由于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肢体感觉减弱下肢血流减少,逐步供血不足而表现为冷热感觉下降、肌肉萎缩、皮肤干燥、疼痛以及动脉减弱或消失等,容易合并溃疡、坏疽等症状,要积极治疗糖尿病。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导致的足部皮肤病,表现为瘙痒、脱皮、干燥、干裂、水泡、糜烂等症状,要积极清除致病菌,防止复发。
糖尿病足溃烂用什么药治疗
孙宇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溃烂要给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糖尿病足溃烂由于末梢血液循环严重下降导致的,营养的缺乏会导致足部出现溃疡,最好的治疗方式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病变部位的营养支持。同时要进行基础的降糖治疗,保证患者的血糖水平平稳,才能有利于糖尿病足的治疗。
糖尿病足可以治疗好吗
姜殿德 主任医师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不能治疗好,只是控制不再继续发展,维持现状。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而导致的严重慢性病,病情是不可逆的。当长期高血糖就会导致下肢末梢神经,感觉障碍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远端外周微血管病变,可出现逐步溃疡、疼痛、坏阻等症状。建议平时要严格控制血糖,防止发生糖尿病足。
免费咨询